近日,在衡陽市雁峰區岳屏鎮的田間地頭,一場收割方式的變革正悄然發生。過去,每到油菜收獲季,田間便上演著“人追時節”的繁忙景象。村民們需手工割下秸稈,將其鋪在地里晾曬,再收集油菜籽,最后焚燒秸稈來為土地補充養分。這一流程不僅需耗時,人力成本高,而且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嚴重污染大氣環境,還存在極大的火災隱患。每到此時,村民和相關部門都緊繃神經,憂心忡忡。
如今,隨著現代化收割機的轟鳴聲響徹田野,田間景象煥然一新。在油菜收割現場,僅需兩人配合,一人駕駛收割機將秸稈粉碎還田,一人在旁收集油菜籽,收割作業便高速運轉起來。收割機以每小時5—6畝的作業效率,能讓土地在短時間內重獲滋養。更重要的是,秸稈焚燒現象大幅減少,讓岳屏鎮的天空重現澄澈蔚藍。
這種綠色高效的作業新模式,有效緩解了岳屏鎮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當前,岳屏鎮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機械化作業極大減輕了老人們的勞動強度,即使在農忙時節,他們也能輕松應對。“以前收油菜累得腰酸背痛,還要擔心秸稈焚燒污染大氣引發火災,現在用收割機,又快又省心!”提及新變化,村民們紛紛點贊。
從“煙熏火燎” 的傳統勞作到“綠色高效”的智能作業,岳屏鎮的田野見證著農業生產的跨越式升級,收割機的應用不僅為農業生產按下了“加速鍵”,更繪就了一幅生態與發展共贏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作者:周志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