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在《在細雨中呼喊》里寫:"生離死別都是別人的熱鬧,我有我自己的孤寂。"這句話用在夫妻關系上,好像也特別貼切。你看小區樓下跳廣場舞的老兩口,手挽手的樣子羨煞旁人;可轉頭聽說,隔壁單元的夫妻冷戰十年,早就各過各的。
網上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到底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真的像老一輩說的"命里注定"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和身邊的人聊了聊,發現還真有些門道。
一、"命里帶的緣分,躲都躲不掉":有些夫妻相遇就是天定
老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這話放在夫妻關系上,不少人都深有體會。我表姐和表姐夫的相遇,就像小說里寫的橋段。表姐去云南旅游時錢包被偷,身無分文蹲在火車站著急,結果遇到同樣來旅游的表姐夫。他不僅借了錢,還一路護送表姐回家。后來才知道,兩人老家只隔了一條街,從小讀的小學都在同一條路上。用我媽的話說:"這就是月老早把紅繩系好了!"
還有我同事小王,相親二十多次都沒結果,結果在公司樓下買咖啡時,被新來的女同事潑了一身。誰能想到,這場"咖啡事故"成了他們的定情現場。現在他倆總說:"這大概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老天爺非得讓我們以這種方式認識。"
從科學角度講,這可能叫"吸引力法則",但老一輩更愿意相信,每個人的姻緣簿上早寫好了名字。就像《紅樓夢》里說的"金玉良緣",有些夫妻的相遇,就帶著命中注定的意味。
二、"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難關面前見真章
民間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這話確實有幾分道理。樓下五金店的老兩口,年輕時擺攤賣菜,暴雨天為了護住菜被淋成落湯雞;后來攢錢開了店,日子慢慢好起來。可對門的夫妻,男方創業失敗后一蹶不振,女方天天抱怨,最后鬧到離婚收場。有人說這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但更多時候,是兩個人能不能在風雨里握緊彼此的手。
老家村里有對夫妻特別讓人佩服。妻子得了重病,丈夫推掉所有工作照顧她,白天跑出租賺錢,晚上守在病床前。村里人都說"這男人真難得",可他只是笑笑:"當年結婚說好了'生同衾,死同穴',這點難關算啥?"反觀有些夫妻,一點經濟壓力、感情矛盾就鬧得不可開交,只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緣分到了盡頭,強求也沒用。
古人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真要做到,得看兩個人有沒有共同面對生活的勇氣。就像老輩人說的"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過不過得下去,關鍵看遇到困難時,愿不愿意做彼此的依靠。
三、"半路夫妻,各懷鬼胎?":婚姻下半場,都是修行
網上流行一句話:"結婚容易,相守太難。"很多人到中年才發現,夫妻之間的磨合,其實是一輩子的功課。我鄰居劉叔和劉嬸,年輕時總為雞毛蒜皮的事吵架,甚至鬧過離婚。可退休后,兩人突然開始學跳交誼舞,每天傍晚在小區廣場轉圈,看得人直羨慕。劉嬸說:"以前總盯著對方缺點,現在才明白,能陪你慢慢變老的人,才是最珍貴的。"
還有我姑姑,離婚后單身十多年,本以為不會再結婚,結果在老年大學遇到現在的姑父。兩人都喜歡攝影,經常背著相機到處旅游。姑姑說:"年輕時總覺得婚姻要完美,現在才知道,遇到愿意和你分享生活的人,就是老天爺給的福氣。"這大概就是"有緣不怕晚",只要心懷期待,命運總會在合適的時候,把對的人帶到身邊。
古人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能走到一起不容易。能不能相伴到老,既有命運的安排,也看兩個人的經營。就像楊絳先生說的:"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婚姻的真諦,或許就是在平淡日子里,把普通的生活過成值得回味的故事。
說到底,夫妻緣分這件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經營。遇到對的人,要好好珍惜;緣分盡了,也別強求。就像張愛玲寫的:"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不管最后結果如何,珍惜每一個相伴的瞬間,或許就是對這份緣分最好的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