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任何人都想睜開自己的眼睛!”
管先生的殘疾證
5月13日,江蘇一位70歲的盲人管先生,在營業廳遭遇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工作人員要求他“睜眼”完成人臉識別認證。
人臉認證
這一荒誕要求迅速點燃輿論,《人民日報》罕見用“太過分”三字怒批,網友更是炸鍋:“這不亞于逼啞巴唱歌,讓瘸子參加百米賽跑!”
熱搜榜
那么這究竟是技術漏洞?還是制度冷漠?
事發經過
事情發生在5月4日,江蘇揚州的盲人管先生走進一家運營商營業廳,準備辦理電話卡,70歲的他自幼雙目失明,身份證照片上雙眼緊閉,殘疾證也明確標注“視力殘疾一級”。
管先生身份證照片同樣雙眼緊閉
明明他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到了現場,僅憑肉眼也能確認“人證相符”,然而,工作人員堅持要求他完成“睜眼刷臉”認證,這不是明擺著難為人嘛!
盲人
管先生苦笑:“我出生8個月就沒了眼球,怎么睜眼?”無奈之下,他只好借用女婿的身份證辦卡。
管先生
事后,管先生家人投訴稱:“國家頒發的身份證和殘疾證難道證明不了身份?非要讓盲人‘睜眼’,這和逼啞巴唱歌有什么區別?”
圖源網絡
12日,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涉事營業廳電話竟“打不通”,分公司工作人員起初回應稱“人臉識別是必要程序,防止電話卡盜用”。
圖源網絡
但這一解釋立刻被網友“打臉”:“騙子用虛擬號段時,人臉識別攔住了誰?”更令人心寒的是,當被追問“特殊人群是否有替代方案”時,工作人員竟回答“不清楚”。
新聞截圖
更諷刺的是,同一運營商的其他網點允許特殊群體持證拍照替代刷臉,唯獨涉事營業廳死守僵化流程。
網友評價
次日,《人民日報》發文怒斥運營商“太過分”,并搬出法律“硬錘”: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企業不得強制收集生物識別信息。
人民日報
這件事情看似是個別工作人員僵化執行所謂的規定,實則暴露出了某些服務行業人員的冷漠與愚蠢,既缺乏基本的人文關懷,又懶得思考如何優化流程。
盲人
6月1日即將生效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也明確要求“不得將人臉作為唯一驗證方式”。
新聞截圖
事實上,公安部早已要求電信業務提供“多種認證方式”,運營商卻選擇性執行。法律專家指出,強推人臉識別已涉嫌違法,盲人完全有權拒絕并要求替代方案。
盲人
網友的憤怒不止于此,有人爆料,家中失明老人因無法“眨眼認證”,連養老金都無法線上領取,更多人質疑:“身份證是國家權威認證,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網友評價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有約1700萬視障人士,但多數公共服務系統仍依賴“一刀切”的科技手段,將特殊群體逼入死角。
新聞報道
大象新聞在新聞報道中直言不諱:“技術的進步不該以犧牲人的尊嚴為代價,讓盲人睜眼刷臉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良心問題!”
大象新聞報道
當企業用冷冰冰的算法取代人性化服務,當“合規”變成懶政的借口,受傷的不僅是管先生,更是整個社會的公平底線。
信源:
環球網2025年05月14日——江蘇一盲人辦卡被要求“睜眼”認證?網友:荒唐!
紅星新聞2025年05月14日——盲人辦手機卡被要求“睜眼”認證,后續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