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蘇35,這架俄羅斯戰機本是我國花費20億美元、滿懷期待買來的“明星武器”,卻沒想到短短幾年,它的表現卻屢屢讓人大跌眼鏡。
號稱接近第五代戰機,實際卻連國產的殲10C都打不過,這到底是咋回事?
一、
2019年,空軍一年一度的“金頭盔”空戰對抗賽在西北某地舉行。這可是空軍的重頭戲,誰贏了,誰輸了,全軍上下都盯著呢。蘇35作為我國軍方花大價錢買來的“豪華裝備”,這回正趕上與國產的殲10C戰機一決高下。
不少老軍迷一開始都以為蘇35能穩贏——畢竟人家俄羅斯吹了半天,說是四代半,接近五代機水平,機動性了不得。結果呢,誰也沒想到,殲10C戰機不僅沒被嚇住,反而在幾輪較量中干脆利落地擊敗了蘇35。
咋回事?原來,蘇35雖然機動性不錯,但這年頭的空戰,早就不是靠翻跟頭、轉圈子能贏的了。殲10C裝上了國產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咱老百姓簡單說,就是看得更遠、打得更準),還能發射霹靂-15導彈,這種導彈200公里外就能鎖定敵機。
蘇35裝的是俄羅斯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看得沒那么遠,也更容易被干擾。而且蘇35導彈射程也短,根本打不著人家。比方說,倆人對打,一個胳膊長,一個胳膊短,胳膊短的還沒碰著呢,就被胳膊長的摁住了,這還能咋打?
所以啊,幾場下來,蘇35飛行員叫苦不迭,說是還沒瞧見對手長啥樣,就“被擊落”了。
二、
蘇35在我國軍隊演習里的“表現”傳出去后,不光咱們老百姓議論紛紛,國際上原本打算買蘇35的國家也嚇了一跳。
你看印尼,本來打算買11架蘇35,連咖啡、棕櫚油都準備好了當抵賬貨,挺有創意的生意。結果美國一嚇唬,說買俄羅斯武器就要制裁,印尼嚇壞了。再一看我國這邊的蘇35被殲10C打得找不著北,趕緊退貨,轉身就買法國的“陣風”和美國的F-15去了。
埃及更冤枉,30億美元的合同簽了,都造好了17架蘇35,美國又一威脅,埃及直接毀約,扔下俄羅斯一堆現貨賣不出去。這下好了,俄羅斯人只能滿地找買家,聽說伊朗和阿爾及利亞去看過貨,都嫌雷達系統太老舊,最后勉強伊朗買走幾架,算是挽回了點面子。
這種事兒要擱咱買東西也是一樣,本來以為是進口高級貨,結果買回來一看,還沒自家產的東西好用,誰還敢買?
三、
光演習輸也就算了,蘇35真槍實彈上了戰場表現咋樣?這一年多的俄烏沖突,算是徹底暴露了蘇35的短板。
從去年到現在,烏克蘭頻頻放出消息,說已經擊落好幾架蘇35。你可能要問,堂堂俄羅斯四代半戰機,怎么被烏克蘭單兵導彈就打下來了?
其實也不怪蘇35太弱,而是俄羅斯沒多少精確制導武器,飛行員只能冒險飛低點,低空飛行又恰恰進入了烏克蘭單兵防空導彈的攻擊范圍。再加上蘇35個頭大、沒隱身,一飛出來就被雷達盯死,想躲也躲不了。
結果呢,去年4月,在哈爾科夫地區一架蘇35被烏克蘭“毒刺”導彈打了下來;接著7月,又一架在赫爾松被擊落。據說到現在,至少5架蘇35折在烏克蘭戰場了。
你說吧,這蘇35本來就貴,摔一架少一架,俄羅斯心疼得不得了。
這么一來,蘇35在國際上的名聲可就徹底砸了,連帶著咱們買了24架的中國軍隊,都跟著臉上無光。
中國的蘇35到底還有啥用?
說了這么多,咱們買來的蘇35難道真就成了擺設了?其實啊,也不完全是。
雖然蘇35確實沒想象中那么好,但我國買它,主要還是盯著它的發動機去了。俄羅斯的117S發動機確實技術好、推力大,我們這兩年就在這上面琢磨透了不少新技術,為咱們自主研發的WS-15發動機積累了經驗,算是買來的“學費”。
再說,蘇35雖然在超視距空戰不行,但在南海搞點遠距離巡邏、驅離外國軍機啥的,倒也勉強夠用。畢竟,蘇35速度快、航程遠、彈藥也不少,真遇到外國飛機挑釁了,露個臉、晃晃導彈,也能把人嚇唬住。
這么一說啊,這20億美元花的雖然不是特劃算,但也沒算白扔,至少技術到手了。
未來,等咱們自己的殲20越來越多,蘇35肯定就徹底退居二線了。到時候它能干啥?也就巡邏巡邏、表演表演,或是再改裝改裝,發揮點余熱吧。
所以,這蘇35到底有用沒用,得看你咋看:買來打仗,確實不咋行;買來學技術、撐場子,還算湊合著能用。
不過啊,花這么大價錢,買回來這么個“半瓶子醋”,軍迷們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堵得慌。這大概也算是一次教訓吧,以后還得靠咱自己,買別人家的東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