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只說真話的公眾號
題圖:AI制作
1
4月底去車展,在一個展臺上,剛好看到一個老外過來向工作人員問詢,被問的小姑娘肉眼可見的緊張,短短一分鐘,說了3個sorry。
其實我能感覺到,她的英語并不差,只是面對老外,突然間氣勢就矮了一截,仿佛不sorry一下對方就聽不懂。
而老外呢,一臉微笑,眉眼間滿是鼓勵,好像潛臺詞是,別著急,慢慢說,你可以的!
坦白說,我并沒有因為老外的“善意”而感動,反而覺得這個畫面很荒誕:
我們總在為自己的不夠完美道歉,卻忘記了這里本是我們的主場。
這絕不是我在小題大作,上綱上線。看上去只是我們在用非母語表達時的小習慣,幾個sorry也沒什么大不了,但實際上,我們內心中已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自己和對方地位不對等的事實。
交流是雙向的。當老外心安理得地接受著我們的sorry時,并沒有人反過來質問一句:
為什么沒有老外因為說不好普通話而說上一句“對不起”?
2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打開國門以后,英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塑造成了“現代性”的通行證。
無數年輕人跟著《follow me》苦學,把英語視作階層躍升的階梯。結果多年過去,這種歷史記憶反而演化成了雙重困境:
既渴望通過英語證明“國際化”,又在潛意識里將其等同于文化臣服。
臣服的一大表現就是,即便六級都過了,仍會產生"口語考試綜合征":心跳加速、語法強迫癥、完美主義焦慮。
稍微說錯一個詞,趕緊說sorry,渴望得到原諒。
我當然不是在搞民粹。
我甚至不贊成現在英語課時的縮減,我只是發現了一個英語學習的副作用:
當我們學了太多年英語后,真正和老外實戰時,潛意識里卻把每個老外都當成了考官。
那些年我們在聽力磁帶里反復打磨的"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終究成了困住交流真諦的語言牢籠。
3
這種焦慮在文化心理層面呈現出更復雜的樣態。
當金發碧眼的游客在西安回民街憋出句"好吃",周圍立刻響起掌聲和"你真棒"的夸贊;而中國青年用英語介紹故宮時,卻在為某個時態錯誤懊惱整晚。
這種雙重標準暴露了集體無意識中的自我矮化——我們默認老外只要觸碰中文門檻就值得嘉獎,卻用專業譯員的標準審判自己。
就像總擔心客人吃不飽的主人,不斷往對方碗里夾菜,自己卻捧著碗躲在廚房。
前不久小紅書蜂擁而至的老外,隨便說個啥都能引來一眾圍觀,順帶著瘋狂漲粉。
當然隨著中美對賬,可以向他們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但我還是忍不住感嘆,老外不僅在公交地鐵上輕易被搭訕,到了線上隨便發個照片交個貓稅就能收獲好幾百個贊,為什么我們拼盡全力都不一定得到的,在他們那里卻如此輕松?
這揭示了一個被忽視的真相:語言本應是雙向奔赴的橋梁,而我們總在單方面鋪設鋼板。
說人話就是,咱們是不是有點過于上趕著了?
4
在成都寬窄巷子的茶館里,我遇到過一位特殊的德國茶客。他堅持用四川話點單:"老板兒,摻碗三花。"當周圍人驚訝于他地道的發音時,他指著墻上"入鄉隨俗"的書法說:"我在中國生活,學中文就像你們學用筷子,沒什么特別的。"
這種平常心恰恰是我們最稀缺的珍寶。
事實上,2023年漢語水平考試(HSK)海外報考人數突破300萬,TikTok上#學中文挑戰 話題播放量達57億次。當世界正在重新發現中文的魅力,我們是否還需要用倫敦音或紐約腔來證明自己?
可惜的是,在我們的傳統敘事中,個體語言能力總是被異化為國家形象的晴雨表。
本來是日常的交流,卻被告知“千萬別在外賓面前丟中國人的臉”,本來應該自豪地介紹中國文化,腦袋里卻總在糾結第三人稱單數是否準確,本來應該是老外過來學習新技術,結果我們在不停地說著sorry。
與此同時,老外卻能坦然地在客場享受一切,想學中文當然加分,不想學,照樣說著英語走四方。
5
在這個層面,我倒更欽佩那些戴著紅袖箍的老頭老太太,他們配合手勢和手機翻譯,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外談笑風生。
這種"不完美"的對話反而締造了真正的平等——既然雙方都在使用非母語,那么結巴、錯誤都成了可愛的嘗試,而非需要道歉的缺陷。
這些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只有不把語言當作考試而是當作禮物,交流才能真正通向理解。
不要再為Chinglish而自卑,畢竟“long time no see”已經進入了權威詞典。下次當你想為不夠流利的英語說"Sorry"時,請記住:
那位說著"你好"的外國朋友,或許正在為只會這個詞而偷偷慚愧。真正的相遇,始于我們放下對"正確"的執念,在磕磕絆絆中觸摸彼此的溫度。
總之保持平常心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老外想用中文表達,卻張口結舌,緊張地臉紅脖子粗,而我們微笑著等待,用眼神鼓勵他:
慢慢說,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作者:秋日么么茶
一個認真記錄生活的中年男人
帶給你最真實的人生感悟
原創100w+字 | 全網2000w+閱讀 | 虎嗅專欄作者
防失聯,趕緊關注這里:
想圍觀我朋友圈的,請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