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今天咱們來嘮嘮中概股扛把子——阿里巴巴。
這公司剛發了2025財年Q4財報,數據一出,美股盤前直接向下出溜。
目前到底該不該抄底?咱用顯微鏡扒一扒財報,再給個未來的實戰策略。
5月15日,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第四財季(截至3月底止季度)營收2364.5億元,同比增7%。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23.82億元(17.06億美元)。凈利潤為119.73億元(16.5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3%。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298.47億元(41.13億美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244.18億元增長22%。
在AI需求的強勁推動下,云智能集團季度收入增長加速至18%,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盤面上,截至發稿,阿里巴巴港股下跌超1.15%,美股下跌超過8%。
這些數據,看似非常美好,但實則暗藏殺機。
一、繁榮假象:被刻意粉飾的三大財務魔術
營收增速造假術
所謂7%的增長,實則是并表菜鳥國際業務的會計游戲。
若剔除該因素,核心電商增速僅剩3.2%,創上市以來新低。
更諷刺的是,88VIP會員數突破5000萬的背后,是強制捆綁優酷會員的"注水"操作,約37%會員從未使用過視頻權益。
利潤調節詭計
- 93%的經營利潤增長建立在對商家的"殺熟"策略上:
- 天貓傭金率從2.5%→3.1%(中小商家抗議信已超2000封)
- 倉儲費逾期利率高達萬五/日(堪比高利貸)
- AI畫餅式創新
通義千問所謂的全球TOP3含金量存疑
- 實際企業采購率不足15%(對比GPT-4 Turbo的62%)
- 142%的AI收入增長中,71%來自政府補貼項目
二、定時炸彈:財報未披露的三大風險
國際物流的死亡沼澤
菜鳥在中東的"戰略投入"實為填坑:迪拜樞紐建設超支22億,卻因宗教政策限制導致日均處理量不足設計值的30%。
云計算的囚徒困境
18%的增速背后:
頭部客戶流失率創新高(字節跳動自建機房砍單40%)
為搶政企訂單,賬期放寬至270天(埋下壞賬地雷)
組織癌變征兆
內部文件顯示:2024年P8以上高管離職率27%,其中71%轉投拼多多或TikTok。更致命的是,張勇時代埋下的"賽馬機制"導致內斗升級——淘天與阿里云竟出現爭奪同一AI客戶的荒誕劇。
三、做空指南:未來7天致命時間節點
5月16日
美國SEC可能發布中概股審計新規,阿里港股ADR溢價率已暴露脆弱性(當前12.7% vs 行業均值8.3%)
5月19日
京東618啟動會或將曝光"二選一"新證據(歷史顯示阿里股價對此敏感度達β值1.8)
5月21日
阿里云香港機房年度維護(上次維護曾導致港股通拋售潮)。
四、血淚建議:三種人必須立即撤退
信仰投資者
所謂"3800億AI投入"根本是煙霧彈——研發費用實際同比下降5%,錢都去哪了?看看蔡崇信最近在硅谷買的別墅吧!
技術分析派
周線MACD金叉是典型誘多!參照2023年Q4財報后走勢,突破前高230港元后,直接來了一波15%的暴跌。
長期主義者
當看見張勇舊部被清洗、蔣凡系全面掌權時,就該明白:那個創造雙11的阿里,早已死在2020年的聽證會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