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人,南亞佛教世界里的“無根人”。緬甸不認他們是國民,孟加拉不接他們回家,連東盟都拿他們沒轍。四十年,四次大逃亡,百萬難民擠爆南亞邊境。
緬甸說“他們是恐怖分子”,孟加拉喊“快帶走”,西方嘴上譴責,手上沒動作。局面卡死了,誰能解?中國來了。
2017年,中方拋出三步走方案——先停火,再對話,最后發(fā)展。緬甸點頭,孟加拉應聲,東盟松口。各方心知肚明,這張牌,只有中國能打得動。
2017年8月,緬甸開打,38萬人涌入孟加拉
2017年8月25日午夜,緬甸若開邦北部。三十多個警察哨所和一處軍營,遭“若開羅興亞救世軍”突然襲擊。
緬軍隨即反撲。
聯(lián)合國估算,這次沖突造成至少1000人死亡,7000座房屋被燒毀,38萬羅興亞人越界逃入孟加拉。
這不是羅興亞人的第一次大逃亡。1977年、1991年、2012年,他們逃過三次。但這次規(guī)模最大。
孟加拉國邊境,短短幾周搭起數(shù)百個帳篷營地。60%是孩子。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20萬難民兒童急需援助和心理救治。
局勢失控。9月11日,聯(lián)合國人權專員扎伊德在日內(nèi)瓦開腔,稱緬甸這次清剿是“教科書式種族清洗”。
9月13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召開專會,對緬甸“過度使用武力”表示關切。緬甸軍方沉默,昂山素季頂著諾貝爾和平獎的名頭,公開講話試圖平息國際怒火,卻兩頭不討好。
孟加拉國更是吃不消。邊境城市科克斯巴扎爾,被難民擠爆。孟方高喊,難民必須回緬甸。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帶頭指責緬甸“種族滅絕”,甚至在美國面前要求制裁緬甸。
印尼態(tài)度溫和些,卻也公開表示失望。印尼總統(tǒng)佐科親派外長跑緬甸斡旋,還空運34噸救援物資送到孟加拉難民營。
緬甸四面受壓。西方制裁在即,東盟意見不合,國內(nèi)民族仇恨爆表。昂山素季的“民主女神”光環(huán)徹底破碎。緬甸政府,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僵局。
中國這時站了出來。外交部長王毅在2017年11月明確提出“三階段解決方案”:先停火,后對話,最后發(fā)展。
沒有指責,沒有施壓。緬甸點頭了,孟加拉答應了。
這成了當時唯一被兩方同時接受的出路。
孟緬互不相讓,東盟左右為難,誰敢接這個燙山芋?
羅興亞人不只是緬甸的難民,也是南亞、東盟的麻煩。
孟加拉國,自1977年起就背著羅興亞人的包袱。20萬、25萬、10萬,三次遣返,三次失敗。2017年38萬人潮涌,孟加拉政府第一時間宣布:“接收是暫時的,最終必須遣返。”但緬甸一句“他們不是公民”,讓這個“遣返”無從談起。
東盟呢?表面奉行不干涉內(nèi)政,實際立場分裂。馬來西亞、印尼、文萊,背后是強大穆斯林民意。2016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直接上街,聲援羅興亞人。2017年,又親自赴美要求特朗普施壓緬甸。馬來西亞外長甚至揚言要把緬甸踢出東盟。
印尼表面克制,背地里動作不斷。外交部、宗教界、救援組織多線操作,既穩(wěn)住東盟關系,又不丟穆斯林面子。
緬甸政府壓力山大。國內(nèi)佛教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軍方趁機鞏固治安話語權。昂山素季左右為難:認羅興亞人為公民,得罪國內(nèi)大多數(shù)佛教徒;繼續(xù)排斥,國際形象跌到谷底。
西方看似聲勢浩大,實際雷聲大雨點小。安理會閉門會議后再無實質(zhì)動作。歐盟、美國,喊了幾嗓子“人權”,卻沒誰真出手解局。
這個局,沒有贏家。誰碰誰燙手。緬甸想擺脫國際孤立,孟加拉想甩鍋難民,東盟想保團結。這時候,中國提出的“三階段”方案,成了唯一可談的臺階。
中國出手,三步走,緬孟東盟全都點頭
2017年11月,王毅訪問緬甸,提出停火、對話、發(fā)展三階段解決方案。當天,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會見王毅。兩天后,昂山素季再次接待王毅。
11月23日,緬孟兩國簽署遣返諒解備忘錄,承諾通過對話解決問題。這一突破,正是中方斡旋下的結果。
中國為什么能成唯一能說話的?答案很現(xiàn)實。中國是緬甸第一大鄰國,是若開邦皎漂港投資方,是中緬油氣管道的掌控方。若開局勢不穩(wěn),皎漂港、管道全受威脅。中方介入,是保利益,也是保穩(wěn)定。
中國沒站隊,也沒施壓。中方堅持“不干涉內(nèi)政、勸和促談”,不指責緬甸,也不漠視難民。一手穩(wěn)住緬甸政權,一手安撫孟加拉不滿,還給東盟留了面子。
緬甸知道,中國是唯一不會趁火打劫的大國。孟加拉知道,中國能幫忙穩(wěn)住緬甸。東盟知道,中國出面,不會撕裂團結。
局面沒有完全解決,但從無解到可談,是中國推進的最大成果。中國沒有承諾“救贖”,但給出了“路徑”。緬甸答應停火,孟加拉承認對話。各方都知道,這局只能靠中國慢慢解。
今天,局勢依然復雜,但沒人再忽視中國的角色。緬甸看重中國的安全擔保,孟加拉依賴中國的斡旋能力,東盟需要中國的協(xié)調(diào)平臺。
這就是答案。羅興亞難民問題,不是哪個國家能一夜解決的死結。但在這一局上,誰都知道,只有中國,能讓棋局繼續(xù)走下去。
參考文獻:
- 林敏.“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羅興亞難民危機解決路徑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8,(24):139-141.
- 許利平.緬甸羅興亞人道主義危機及其影響[J].當代世界,2017,(10):58-61.
- 王子昌.緬甸“羅興亞人問題”的重構與解構[J].東南亞研究,2019,(02):52-67+155-15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