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下的結果來看,特朗普的上臺對美國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希拉里就曾經有過類似的說法,甚至還對其他人發出了警告——讓特朗普上臺?那美國和烏克蘭可就要徹底完蛋了!
她的想法究竟如何?為何會如此篤定特朗普就會摧毀美國的民主呢?
相信所有人都忘不了2016年,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同臺競技。
那一年的希拉里原本信心十足,甚至她的團隊都提前開始了慶祝——一旦勝選,那希拉里就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統,是永遠會被歷史銘記的存在。
為了這一刻,她已經等了太久太久,做了太多準備,從跟著丈夫在美國政壇里闖蕩開始,她已經足足用去了數十年的時光了。
而她的對手呢?也堪稱是歷史上最弱的一屆——共和黨內儼然是沒人了,居然讓一位商人前來競選。
特朗普當了一輩子的房地產商,前半生和政治幾乎無緣。
沒有履歷,沒有事跡,也沒有民眾的支持,甚至他的言行都透露著瘋狂、自大,在當時的美國一度受到了不少攻擊。
可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希拉里依然是敗了。
特朗普在天時地利之下,贏下了那屆大選,成了美國總統史上的一朵奇葩。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一個點是特朗普雖然看上去不靠譜,但他是一種新奇的選擇。
當時的美國人民已經受夠了各種政客的無恥、言而無信,特別是在這些人的帶領下,美國儼然沒有發展的越來越好,反而是身上的重擔越來越多。
再加上特朗普的政策選擇面向廣大普通百姓,于是特朗普這個新人就擊碎了希拉里的第一女總統夢,也讓她一度消沉了不少。
這幾年,我們基本聽不到多少希拉里的聲音了,也全都得拜特朗普所賜。
當然,希拉里算是一個很大氣的政客,雖說落選了,自己努力一輩子的成果被人摘了桃子,但她仍是以大局為重,希望特朗普這個“沒經驗的家伙”能好好當總統,盡到自己的本分。
但很顯然,特朗普的這個總統,當的著實不咋樣。
在位的四年里,他做出了許多驚世駭俗的決定,而從成果來看,美國并沒有因此再次偉大,反而是陷入了深沉的泥潭中。
也因此,后續的希拉里在多次采訪中就直言——特朗普,千萬不能讓他連任了,否則美國的民主就毀了。
2020年民主黨重新入主白宮,希拉里算是松了一口氣,可隨著2024年換屆選舉的到來,那個問題又被擺在了臺面上——特朗普,絕不能讓他上臺。
希拉里為何會如此反對特朗普?她的依據究竟是啥?
事實上,特朗普的舉止行為一向是以難以捉摸著名的,你想想他上一次上臺都干了哪些事。
光是各類國際組織,他就一口氣退了一大堆,直接擾亂了國際秩序。
特朗普就是一個十分大膽的人,為了所謂的美國優先,他可以做出任何事情。
相比于政客,他確實更像是自己的老本行——商人,并且即使到了今天,這一點也從未改變。
但這種大膽,對全球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對美國來說更是如此。
希拉里拒絕特朗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特朗普實在是不好預測,誰也不希望把美國的命運交給未知。
而在具體理由上,她則是給出了兩點解釋,一點是關于烏克蘭的,其實也就是關于北約,一點是關于美國的民主制度的。
我們先來聊聊烏克蘭的有關事宜。
22年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問題由此成了美國乃至歐洲的重點問題,特別是歐洲,對此無比重視。
如果說美國只是出錢不出力的話,那歐洲就是出錢又出力。
當然,這些援助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組織,那就是北約。
事實上,北約正是當今歐洲和美國聯系在一起的關鍵紐帶,甚至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軍事組織本身。
換言之,對美國而言,北約組織是無比重要的。
通過北約,他們就能保證歐洲與自己行為的一致性,而靠著美歐的強大實力,他們就有了對其他國家乃至地區指手畫腳的實力,甚至用來執行自己的一系列計劃。
但就是這樣一個關鍵無比的組織,特朗普卻一度聲稱要退出,為啥?
就是因為他覺得,這是對美國的一種拖累。
換言之,特朗普更在乎成本,在乎性價比,而希拉里等人則更在乎最終的效果。
畢竟如今美歐的實力其實很不平衡,歐洲衰落的太快了,并且這幾年的問題也頻發,實力早就大不如前。
所以,雖說北約要求行動一致,但在很多問題上,其實美國出的力最大,這就使得特朗普開始懷疑北約存在的意義。
他覺得這個組織太浪費了,要求要么其他國家提高自己的支出,要么就徹底解散。
而對北約來說,它一旦解散,有一個國家是會直接倒大霉的,那就是烏克蘭。
本身烏克蘭會與俄羅斯開戰,大部分的原因就在于北約身上,而若非北約給的種種援助和承諾,烏克蘭也難以與俄羅斯對抗這么久。
北約沒了,美歐之間重新洗牌,你說誰還有功夫來關注這一個小小國家?
這也就是希拉里為何說一旦特朗普上臺,烏克蘭或許就要完蛋的原因。
說白了,對特朗普來說,退出北約這種別人不敢干的事情,他是真能干得出來的,再加上他本身也不喜歡北約,就更是增加了后續的可能性。
至于如今的情況,相信大家也已經了解了,特朗普自從上臺后就表示要盡快解決俄烏問題,并且逼迫烏克蘭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儼然是要把他們賣出來一個好價錢。
并且借此機會,他也派自己的副手去大罵了一通北約組織,你說說,希拉里的預言是不是在一點一點成真?
只不過,到了這里其實只能說是希拉里與特朗普的理念不合,甚至往大了說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理念不合,誰說的都有道理,所以也分不出一個高下。
但有一點,希拉里還真沒說錯——特朗普一旦上臺,美國的民主恐怕就沒了。
特朗普本身對民主并不感冒,畢竟你想,他的政黨名字叫做共和黨,民主黨可是他們的敵人。
本質上來說,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國南部的傳統保守勢力,放在過去,這些人可統統都是農場主,是封建制度的化身,你說他們會在乎民主這種東西嗎?
換言之,特朗普骨子里就對民主這些東西不夠信任。
即使他不是“古代人”,而是活在當下的現代人,受過科學的教育,但他的出身,他的過往就決定了,特朗普的思考模式中并不會有太多民主的思想在。
相反,他是比較喜歡搞強權,搞集權統治的人。
過去希拉里就多次警告,一旦讓特朗普上臺,民主將不服存在。
如今來看,這一點倒確實沒說錯。
我們先來看看特朗普的內閣人員構成——當初我們就發現了,大部分人其實和政治的關系不大,甚至有些人從事的都不是這一行業。
舉個例子,你讓一個演員去處理外交,一個商人去處理情報,這合適嗎?這不就是徹頭徹尾的外行指導內行嗎?
但特朗普依然是這么干了,他的選人只看一個——忠誠度,你對特朗普本人忠誠,那你就能在白宮中混個一官半職。
能力強,那就去一些關鍵職位;能力差點,那就隨手當個小官,特朗普絕不會虧待自己的任何一個親信。
可你說,這還是民主嗎?是不是就和古代的皇帝差不多?
又比如說,在后續的政府開會上,特朗普也是大搞崇拜主義,想要把自己打造成精神領袖,他說出來的話就是“圣旨”。
一場國會大會,特朗普慢吞吞地做了2小時的發言——在過去,這一段的正常速度是40分鐘。
特朗普之所以超時這么久,不是因為他的高深見解,而是他的話總是會被掌聲打斷。
根據統計,120分鐘的國會里,共和黨共計鼓掌了300余次,平均每20秒就會來一次。
至于不鼓掌的人?不好意思,今晚就直接把你請出黨內,你的仕途已經到頭了。
你說在這樣的治理下,他還能容得下不一樣的聲音?特朗普,儼然是要把民主變為自己的獨裁。
所以我們會說,希拉里的警告正在一點一點的變成現實,美國的民主乃至烏克蘭將會接受最大的考驗。
但對我們來說,這個消息其實是無所謂的——再怎么說也是美國自己的事,他們就算把事情辦砸了,影響的也是自己,和我們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