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已經采購法國“陣風”戰機的國家現在后悔死了。
香港《南華早報》5月14日報道稱,印度尼西亞國內對于是否繼續采購法國“陣風”戰機形成了兩派。一派認為,陣風戰斗機就不值2億美元“身價”,印尼政府與法國簽署采購42架“陣風”戰機的合同有失公平;一派則堅持主張按照合同行事,不能因為某個突發事件,影響印尼的國防現代化進程。
而這一切都與5月7日發生在南亞的空戰息息相關。具體而言,國力相對弱小的巴基斯坦憑借殲10C和PL15的優異性能在與印度的第一次空中對壘中就大獲全勝,創下了5:0,自身零傷亡的現代空戰史奇跡。這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劇烈震動,讓一些意向采購陣風戰機的國家不得不暫停和法國的接洽。
印尼就是這方面的“受害者”。用印尼國會負責防務和外交事務的第一委員會成員戴夫·拉克索尼的話說,巴基斯坦使用殲10C擊落“陣風”,給到了印尼重新評估印法合作的根據,但是現在“就不能下定論”,還得繼續觀察印巴沖突發展情形。
印尼政府不會輕易承認自己被法國“帶到了溝里”,畢竟合同簽了,定金也打了,現在就撕毀合同,日后傳出去還怎么做人。可話說回來,納銳人的錢是有數的,當印尼百姓知道采購法國陣風并不能讓國家保有空中優勢,他們一定會向政府討要說法。
無獨有偶,印巴空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韓國的軍貿市場,讓對東方大國不滿的人現在可以疊成一籮筐。韓媒報道稱,受陣風被殲10C擊落事件影響,埃及可能不再愿意進口韓國的FA—50戰斗機,取而代之將訂單給到中國。對了孟加拉國也在加緊從中國采購殲10C,PL15空空導彈等尖端裝備。
可以說在5月7日印巴發生空戰之前,除了巴基斯坦選擇中國戰斗機外,其他國家無不對與中國加強軍備合作抱有懷疑。比如阿根廷就寧愿采購歐洲的二手F16,也不會多看殲10C一眼;塞爾維亞雖和中國關系緊密,但受限于“信息繭房”,最終選擇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
十年磨劍無人曉,一戰出名天下知!外界只看到殲10C打得“陣風”滿地找牙,卻從未深入分析中巴為了今日一戰付出的心血。要知道,2022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的伊姆蘭漢力排眾議選擇引進殲10C,若非如此,今天的戰局可能會朝著印度方向一邊倒。
大家不妨進一步思考:如果在5月7日的空戰中,印度飛行員駕駛的“陣風”戰機擊落了5架中式戰機,是否意味著中國軍工人從此無法在世界立足,中國將失去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力,中巴共建的“經濟走廊”成為了擺設?所以說,做任何事都是有風險的,每個人都在濁世中沉沉浮浮。
理清這其中的邏輯,我們就能理解印尼和韓國對于中國軍備突然爆火的憂慮。但是很遺憾,在以事實為依據的現實世界里,印尼和韓國就得“隨大流”,對于戰機實戰性的看重要多于對戰機非實戰層面的宣傳,唯有如此,才能將納稅人的每一個銅板花在刀刃上。
可以預見:接下來會有很多國家向中國軍工廠發起詢盤,要求進口中國的殲10C、霹靂15空空導彈、預警機、氮化鎵雷達。只要中國允許出口的軍備,必然在國際市場上炙手可熱。至于空戰的落敗者—法國陣風,俄羅斯米格29和蘇30,誰又在乎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