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新教材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5月14日,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安師大附屬烈山學校成功舉辦第三期初中語文新教材專題研討活動。淮北市初中語文教研員、淮北市初中語文核心備課組成員、淮北市孫迪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七年級語文教師共計8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上,淮北市實驗學校青年教師張愛迪執(zhí)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閱讀》。三重淬火,誦讀自知。該老師引領學生在保爾與冬妮婭、麗達及達雅的情感中浸泡,進而生成“階級覺醒、革命理性、精神共生”三個關鍵詞。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為學生在課堂上合作設計“腰封”,并延展到課后借助AI完成。淮北市相山路學校副校長、相山區(qū)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首席馬慧麗執(zhí)教《井岡翠竹》,該老師精心設計三個學習任務:梳理竹之“跡”,探尋竹之“形神”,傳承井岡山精神。同時大膽探索、合理運用教育數(shù)字化賦能課堂教學,如問題指令發(fā)布:AI生成圖片和作者筆下的井岡翠竹相符嗎?再如課后作業(yè)設計:運用豆包,輸入你所選取的文章關鍵詞以及元素,AI生成課文插圖。
淮北市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首席孫迪作專題講座《人工智能作文批改:實踐探索與教學啟示》,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了AI技術在作文批改中的顯著成效。與會老師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王娟在總結評點中指出,三位老師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路徑方面做了大膽嘗試,但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語文老師要有自己的判斷,要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在語文教學中的生成和互動。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以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為抓手,推動AI技術勢能轉(zhuǎn)化為育人效能,助力淮北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
(況永夫 侯婷婷 安徽青年報 沈思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