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片大師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昨晚(5月15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官宣了一條重磅消息:小米自研的手機 SoC 芯片正式命名為“玄戒 O1”,預計將在本月下旬發布。
短短一句話,背后是小米長達十年的造芯攻堅。
今天清晨,雷軍再度發文感慨:
“只要堅定實干,就沒有不可逾越的高山。”字里行間,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堅持。
圖源:雷軍微博
雖然雷軍沒有透露具體的技術細節,但業內已經傳出了不少關鍵信息。
綜合多方爆料來看,“玄戒 O1”大概率采用臺積電 3nm 或 4nm 工藝,核心為 Arm 架構,可能配備最多 10 個 CPU 核心,其中包括一顆性能極強的 Cortex-X925 超大核,還集成了 Arm 頂級的 G925 GPU 圖形處理器。性能方面有望對標驍龍 8 Gen2,甚至可能挑戰驍龍 8 Gen3。
在通信能力方面,“玄戒 O1”計將外掛聯發科或紫光展銳的 5G 基帶,支持 Sub-6GHz 和毫米波雙模,理論下行速率可達 10Gbps。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顆芯片不僅用于手機,還可能適配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Redmi Watch 5 eSIM 版),小米汽車(甚至首款 SUV 車型 YU7)。
這種“同芯多端”的技術生態,意味著未來小米設備之間的連接將更緊密,而手機也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控制中樞。
圖源:小米
網友@洛霞易燼評論:
“這條路有多難,只有你自己知道。”這背后,是小米十年造芯的反復試錯和堅持。
2017 年,小米發布首款自研 SoC—澎湃 S1,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第四個推出自研手機芯片的廠商。但由于性能和工藝限制,S1 沒能在市場上掀起波瀾,后續計劃也被迫擱置。澎湃 S2 多次流片失敗,讓小米的自研 SoC 遇到重大挫折。
面對挫折,小米選擇轉向一些技術門檻較低的細分芯片領域,比如影像、快充和電源管理。從 2021 年的澎湃 C1 影像芯片,到 2023 年的澎湃 G1 電源管理芯片,這些“小芯片”雖不顯眼,卻一步步積累了寶貴的研發經驗。
真正的轉折是2021 年,小米成立芯片設計子公司“玄戒技術”。由前紫光展銳 CEO 曾學忠領軍,研發團隊據說超過千人。
圖源:小米
2024 年底,北京衛視曾報道小米已成功流片 3nm 手機芯片,外界普遍認為“玄戒 O1”就是這項成果的正式產品。
從財務層面來看,小米在芯片上也下了大力氣。2024 年財報顯示,小米研發投入達到 241 億元,同比增長 25.9%,芯片研發被明確列為三大核心技術方向之一。
雖然玄戒 O1 的市場反饋還有待驗證,但它的發布,毫無疑問為國產高端手機芯片撕開了一道缺口。
正如網友所說:
“國產芯片不缺熱血,缺的是時間和堅持。”玄戒 O1 的誕生,也許正是這份堅持的最好證明。
感知芯視界媒體推廣/文章發布 隗女士 15061886132(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本平臺旨在提供行業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感知芯視界立場。
免費下載
光子產業報告【500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