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抖、抽筋、麻木這些癥狀反復出現,大多都是氣血不足引發的。
氣血無法充分滋養肢體末端,筋脈得不到滋養,就容易出現各種異常反應。
今天,邀請到骨科專家吳文鋒,給大家分享3個方子,既能調理氣血運行,又能增強筋骨功能,幫助改善肢體活動能力。
01、心血不足易手抖,用養心湯
心負責推動氣血運行。如果總感覺手心出汗、拿東西手抖,特別是勞累后加重,多屬心血不足。這類人往往臉色發白,晚上睡不安穩,容易心慌氣短。
可以用養心湯:黨參、黃芪、當歸、柏子仁、遠志、酸棗仁、炙甘草。這個方子通過補心氣、養心血,讓氣血能順暢輸送到手部。
02、肝血不足易抽筋,用柔筋方
小腿晚上抽筋、腳趾突然繃緊,多和肝血不足有關。這類人指甲脆弱容易開裂,眼睛常感覺干澀,情緒波動大。
可以用柔筋方:白芍、甘草、當歸、熟地黃、木瓜、雞血藤。白芍和甘草搭配能緩解筋脈拘急,配合補血藥材改善肌肉抽搐。
手腳像過電一樣發麻,特別是久坐久站加重,多是氣血兩虛。這類人平時總感覺累,說話沒力氣,爬樓梯氣喘明顯。
03、氣血兩虛易麻木,用雙補湯
可以用雙補湯:黨參、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芪、桂枝。氣血同補的同時,桂枝能幫助把氣血引到四肢末端。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最近門診有一位38歲凌女士,長期伏案工作,半年前開始出現右手不自覺顫抖,拿水杯、握筆時明顯。
近兩個月頻繁在凌晨小腿抽筋痛醒,每周發作3-4次。就診時自述常感手腳冰涼,爬三層樓就氣喘,月經量少色淡。
吳文鋒主任觀察發現她面色萎黃,舌質淡白,脈象細弱,辨證為氣血兩虛證。
以八珍湯為基礎方加減:黨參、炒白術、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木瓜、雞血藤。
調理十天后手抖減輕,拿手機不再掉落,夜間小腿抽筋次數減少。二十天后夜間抽筋基本消失。
中醫調理這類問題講究整體補養,不同體質癥狀需要調整藥材配伍。
若持續出現手腳異常建議盡早就醫,避免氣血長期虧虛影響筋骨健康。
最后提醒:中醫治療是在辨證的基礎上的,建議專業中醫辨證后再開方服用,不要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