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教授:脾胃和肝看似各司其職,其實又息息相關
中醫洪敏教授,擅長五氣六氣辨證結合經方治療疑難雜癥。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
中醫認為,肝臟是“將軍之官”,主疏泄。當肝的疏泄功能出現了故障,肝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肝氣郁結”。脾胃是“倉廩之官”,也就是負責生產糧食,管理糧倉的意思。脾胃和肝看似各司其職,其實又息息相關。
肝臟疏泄、調暢全身的氣機,當然也包括脾氣,所以當肝氣有郁結,失去了肝的指揮和配合,脾胃的工作也就不能順利完成。因此當肝的功能異常了,脾胃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
那出現肝氣郁結、肝脾不和怎么辦呢?
今天結合一則典型病案給大家分析,并且分享一個好用的方子,堪稱“肝脾守護神”,便宜又好用。
李女士,35歲,最近半年與家人吵架很煩躁,總感覺心里憋著一團火,近3個月胸部感覺又悶又脹,吃飯沒有胃口不消化,經常口苦口干,大便干。舌體胖大苔厚膩有齒痕。
煩躁易怒、愛發火、胸部悶脹等癥狀,正是肝氣郁結的典型表現。不想吃、吃了不消化、大便干,這是脾胃的癥狀。口干、大便干、燥熱煩躁,這是明顯的熱證。
中醫辯證:肝郁化熱,導致了肝脾不和。需肝脾腎同治。
開方:加味逍遙丸加減。
柴胡是治療肝失疏泄的“明星藥物”。
薄荷與柴胡配伍,增強疏肝理氣的功效,又能清肝熱。
梔子利泄,能夠將熱通過小便排出去。
牡丹皮能夠涼血,把殘留在血里的郁熱給清出去。
當歸、白芍,滋陰養血,讓肝血充盈。
茯苓、白術、甘草是健脾益氣的功臣,讓脾胃能夠更好地工作。
這個方子主要抓住了兩個點:清肝的熱邪,強健脾胃,肝氣通暢了,脾氣也就通暢了,脾胃功能就會好轉起來。
結果怎么樣呢?
李女士按著我的方子調理了兩周后復診,整個人越來越有精神。
她很開心,說現在胸部悶脹的情況沒有了,胃口好多了,人越來越有精神了,心情也好了,與家人相處愉快。再予調理兩周后,基本癥狀消失了。
中醫需要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請大家不要照搬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