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頂流”武康大樓一直是滬上旅游的熱門打卡地。為了積極應對網紅經濟浪潮下城市公共空間治理的深層挑戰,新華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主動出擊,針對武康大樓周邊的“亂拉客收費拍照”情況開展專項整治,以主動創新的姿態解鎖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新方式。
武康大樓日均客流量超2萬人次,和這座歷史建筑合影留念早已成為廣大游客的“心頭好”。
然而,執法隊員在檢查中發現,一些“職業拍照者”長期占據最佳取景點位,有的還通過道具堆砌、布景圍擋等方式變相壟斷公共空間,一度還衍生出拍照高價套餐與強制消費陷阱。
“此類亂象不僅侵犯游客權益,更擠占了市民正常活動空間。”執法隊員表示,網紅地標周邊環境治理方式十分講究,到底哪種方式最為適宜,成為擺在執法隊員面前的難題。
面對這種新興的文旅矛盾,新華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快速響應,變“單兵作戰”為“協同共治”,突破了傳統的“部門壁壘”,以“城管+公安+市監+社區”四維聯動方式聯合出擊,一舉解決了單一部門執法權限不足的問題。
在協同治理中,公安部門對擾亂公共秩序行為進行警示、市場監管所核查攝影服務資質、居委會協調場地矛盾,同時,執法人員采取“首違不罰”原則,通過發放告知書、播放普法視頻等方式柔性引導,避免激化經營者與游客矛盾,形成了“全鏈條”監管閉環。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模式與城管執法“721工作法”(70%服務、20%管理、10%執法)高度契合。
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柔性勸導與普法宣傳結合的方式,對占道攬客、強行推銷的攝影從業者進行勸離,清理了違規占道設備、劃定攝影緩沖區,同時向游客普及此類行為可能引發的價格糾紛、交通堵塞及隱私泄露風險。
執法隊員表示,此次行動助力提升了網紅打卡地周邊的形象,維護了景區整體秩序,也體現了執法隊在城市精細化管理領域的全新實踐和探索。
圖片來源于長寧區城管執法局
撰稿:閆 漫
編輯:史煥煥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