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對于普通人家也好,富貴人家也罷,都是一個重要概念,且需要盡早植入孩子的頭腦中。然而,一些沒有錢的父母由于缺乏資源,往往不去深入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在教育孩子時就特別容易忽略對金錢和理財意識的培養,于是后續便會出現很多麻煩。
尤其是孩子一上大學,各種各樣因花錢引發的矛盾就暴露出來了,不少家長吐槽孩子花錢多、不體諒父母,可有沒有想過,其實很多孩子壓根就對金錢沒什么概念,他們雖想體諒父母,卻無意中觸碰到了父母的敏感之處。
“黃世仁也不敢這么算賬”,媽媽稱大學4天花2w,孩子成了冤大頭了
聰明的父母并非是指智商一定要有多高,或者他們學生時代的成績有多好,而是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拎得清,什么樣的責任需要孩子自己去承擔,從而從中學會教訓、獲得成長;而什么樣的事情家長自身也存在問題,這兩者必須分得清楚。
我們都聽說過黃世仁的故事,都認為他確實不是一個好人,他很吝嗇,總是去剝削別人,可有些家長卻莫名其妙地把自己也活成了黃世仁。
就像最近有位媽媽很夸張地抱怨說,孩子上大學4天就花了2萬塊錢,這么高的支出,這孩子到底干啥去了呢?可再一看詳細的帖子,大家就懵了,明明就是家長以孩子的名義在消費嘛。
情況是這樣的,這是一位山東的家長,孩子在烏魯木齊上學,首先一家人要去送孩子,這交通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心疼孩子坐飛機,于是4個人坐火車花了6000塊,而往返機票又是4500多元。
其實這兩項大頭加起來,就算其他的錢真是這個大學生花的,那也只是折半而已。緊接著在烏魯木齊這個新地方要去旅游吧,4人花了將近2000元,住賓館又花了將近2000元,還買各種特產、日用品等等。
看下來發現這個家長賬算得確實很明晰,但是他卻忘了最后真正算到這個大學生頭上的花費可能也就是日用品500塊、各種卡300塊以及3000塊的生活費,而且這3000塊又不是讓他一個月就花光的,那么怎么就能算出孩子4天上大學花了2萬塊錢呢?
在大學里面,一些正當的額外消費是完全可以被包容的
如果這種算賬方式也能成立的話,那還可以這樣算:送孩子去學校就坐最便宜的硬座,往返加起來不過2500塊錢,住宿就直接睡公園長椅,給孩子就留2000塊生活費,那么總體加起來也不到5600塊。
這明顯就是家長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允許自己和家人這樣消費,可是到最后卻莫名其妙地讓孩子變成了冤大頭,這種教育方式自然是大家都不提倡的。筆者在上大學的時候,身邊也有一些同學經常抱怨,說自己其實沒花多少錢。
而且都是該有的花費,可家長卻覺得上大學太費錢,感覺孩子仿佛是自己的債主。但他們到底花了什么錢呢?比如有一次英語四級報名,要交100塊錢報名費以及各種雜費。大學生們額外跟家長要這筆錢的時候,就被當成是平日亂花錢了。
不過筆者倒覺得,如果真想讓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學得滋潤、過得也沒負擔的話,其實家長們應該承擔這些額外費用。給孩子的生活費就用于日常的吃吃喝喝,而對于其余額外的考試、學習等方面,完全可以再多投入一筆教育經費,畢竟這些投入到后來都是會有回報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