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 “黃河博彩 渭耀錦裳”——渭南市“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之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2025屆服裝設計作品動態(tài)展在渭南市博物館舉行。
本次活動由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陜西科技大學聯(lián)合主辦,渭南市博物館和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承辦。旨在通過富含地方文化文物元素的現(xiàn)代服裝藝術的動態(tài)展示,詮釋“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讓歷史與時尚碰撞出新的火花。
活動先后展示了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2025屆學生設計的渭南文物元素11個系列50套服裝和渭南非遺元素13個系列61套服裝,共計110套服裝。
展演中,模特們身著華服,在燈光與音樂的烘托下,彰顯了渭南文化的獨特魅力。設計師麻瑞琦的作品《玉玊》以渭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商代龍鈕四神紋玉印的篆刻紋樣為設計靈感,將篆刻紋樣形態(tài)作為服裝整體廓形結構來源,并參考篆刻中陰刻的手法,在服裝工藝上做出凹凸的立體造型。
設計師苗益瑄以館藏“倉頡造字”的故事為核心靈感,將漢字初創(chuàng)時“觀鳥獸之跡,悟天地紋理”的智慧凝結為當代男裝語言。通過黑與白的色彩搭配,描繪了倉頡觀察自然萬物特征,造字的場景和意象。
設計師薛飛揚的《銜環(huán)映金暉》將服裝秀場的氛圍推向高潮。它的設計靈感源自渭南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鎏金銅鋪首。其獸面造型威嚴、細節(jié)精妙,服裝主色調選取西裝的經典黑色,搭配鋪首鎏金的燦爛金黃點綴,呼應傳統(tǒng)色彩美學。
從仰韶彩陶的紋樣到唐代服飾的華美,從民間剪紙的靈動到非遺刺繡的精巧,設計師以渭南厚重文化遺產為創(chuàng)作源泉,從博物館館藏文物與非遺技藝中汲取靈感:陜西梁帶村芮國遺址出土的精美青銅器紋樣與神秘西周人面獸紋青銅面具,化作服飾上的鎏金圖騰;唐三彩的斑斕釉色與古代銅鏡的浮雕工藝,演變?yōu)槊媪霞±砼c配飾細節(jié);韓城行鼓的鏗鏘韻律、合陽提線木偶的靈動造型,與華州皮影的鏤空美學交相輝映。更有渭北剪紙的細膩刀工、面塑藝術的立體神韻、傳統(tǒng)社火的熱烈色彩……通過解構重組融入現(xiàn)代設計語言,讓文物和非遺不再囿于展柜,而是以時尚姿態(tài)續(xù)寫渭南文化的開放、包容與現(xiàn)代傳承。
當晚的服裝動態(tài)展在多個平臺直播,吸引約15萬人次觀看。
文/劉華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