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野菜,葉片長得像馬的牙齒,吃起來滑滑的像莧菜,田邊路頭隨處可見。
沒錯,正是馬齒莧。
《本草綱目》言其“葉比并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故名馬齒莧。
作者:胡獻國 主任醫師
? 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醫
? 宜昌市第七屆優秀市管專家
? 宜昌市第二屆中醫名師
比起薺菜,馬齒莧要默默無聞的多,但它本身的價值并不比薺菜低。
《本草綱目》言其“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
《滇南本草》言其“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現代研究發現,馬齒莧還有以下作用:
1. 有助控糖:馬齒莧有助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整體內糖代謝。
2.有助降脂:馬齒莧含有的ω-3脂肪酸,可抑制人體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3.有助保護心血管:馬齒莧含有豐富的鉀、黃酮物質、強心苷、生物堿、ω-3脂肪酸等成分,均有助保護心血管健康。
4.對糖尿病并發癥有一定好處:
馬齒莧水煎液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對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腹瀉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馬齒莧汁液,有助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的增殖,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對乳癰、癤腫、丹毒、蜂窩組織炎、足癬感染、糖尿病性皮膚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夏天的馬齒莧,莖葉繁茂、生機盎然,味道很鮮美。即可單用也能配入復方,既可內服也可外用,藥性平和,可藥可食。
給大家推薦4種吃法:
馬齒莧的4種吃法
1.清炒馬齒莧
原料:
馬齒莧、調味品各適量。
做法:
將馬齒莧擇凈,切段備用;
鍋中放植物油適量燒熱后,下蔥姜爆香,而后下馬齒莧翻炒;
待熟時調入蒜泥、食鹽等,炒勻即成。
適用于:
糖尿病性瀉泄、尿路感染、癤腫、便秘者。
2.涼拌馬齒莧
原料:
馬齒莧、調味品各適量。
做法:
將馬齒莧擇凈,切段,放沸水鍋中氽1-2分鐘,取出,晾涼;
晾涼后,加蔥粒、姜絲、蒜茸、食鹽、米醋等適量,調勻即成。
適用于:
糖尿病口干口渴、皮膚感染、小便淋瀝澀痛、便秘者。
3.馬齒莧湯
原料:
馬齒莧適量。
做法:
將馬齒莧擇凈,切段,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
用水煎煮,取汁,代茶飲服。
適用于:
糖尿病性瀉泄、皮膚感染、小便淋澀者。
4.馬齒莧粥
原料:
馬齒莧30克(鮮者加倍),大米50克。
做法:
將馬齒莧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將鮮馬齒莧擇洗干凈,切細,或炸汁,待粥熟時調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適用于:
糖尿病,糖尿病性瀉泄、皮膚感染、小便淋澀等。
不過要注意,中醫認為馬齒莧“酸寒,有散血滑胎之功”,故脾胃虛寒者和孕婦不宜選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