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信出版集團聯袂推出的新書《思接千載: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國》,在國博青年文化自信新場域——位于藝術長廊南側的文物活化綜合體驗區舉行首發式。與此同時,國家博物館圍繞書中重點文物精心研發的一系列新文創,也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讓文物以多元形式活起來。《思接千載: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國》的推出,不僅是國家博物館探索“展覽+書籍+文創”結合的新模式,也是邀請觀眾深入感知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脈動、用新的發現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文化創新發展的新舉措。
國家博物館承擔著為國護史、為國藏史、為國弘史的重要使命。近年來,隨著“文博熱”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觀眾“來國博、看中國,讀世界”,而他們心向往之的第一站就是“古代中國”基本陳列。觀眾漫步在“古代中國”展廳,開啟的不僅是一場尋美探寶之旅,更是一場破解文明密碼的穿越之旅。2024年,國博累計接待觀眾近700萬人次,其中“古代中國”接待的觀眾量超過680萬人次,節假日期間觀眾排隊參觀“古代中國”成為新的常態。為了讓更多觀眾更好地讀懂“古代中國”基本陳列,讓更多人不用排隊便能把國博最受矚目的展覽“帶回家”,《思接千載: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國》這本歷史文化圖書正式亮相。
這是一本活起來的通史展覽之書。全書精選“古代中國”基本陳列中的115件珍貴文物,通過細膩的筆觸、嚴謹的考據和生動的敘述,架起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橋梁,幫助讀者讀懂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和突出特性。這是一本趣味耐讀之書。全書由9位擁有豐富講解工作經驗的國博社教專業人員傾力編寫,20余位知名學者嚴格論證審核,以“讓文物開口說話”的匠心,將專業的考古數據和文獻轉化為115篇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故事。這是一本文化與科技融合之書。全書不僅有近700張超清大圖,更有350余件關聯文物構成知識譜系,同時創新融入文物三維模型數據、“國寶話文明”視頻。此外,國博還圍繞書中的8件珍貴文物及其他重要文物,配套開發出文具、玩具、冰箱貼、背包等60余款新文創。
新書首發式上,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信出版集團還共同向北京市第四中學教育集團、北京市第五中學教育集團、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教育集團中小學生代表,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學生代表,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進行了贈書。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