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松山區倆村交界處啟動243畝土地征收。
地塊就在環城高速與306國道交叉口東北側。
東至陰河支流,西接商貿物流城規劃區。
南抵小學圍墻,北達農業示范園區邊界。
這兒要建蒙東最大的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建成后年貨物周轉量預計150萬噸。還能創造800多個就業崗位,這是好事啊。
水澆地每畝補償11.6萬元,旱地林地8.8萬。
宅基地分三類區補償,臨主干道每畝15.3萬。
村中心區域每畝12.7萬,村邊地帶10.2萬。
3年生以下蘋果樹每株補160元,4-8年生290元。日光溫室按面積算,每畝能補4.5萬元呢。
早簽協議有獎勵,10月15日前簽補總額8%。現在已經完成89戶測繪確權,占總戶數63%。補償款走指定銀行專戶,確權后12天到賬。
村民關心的祖墳遷移,統一安置到南山公墓。每座墳墓遷移補助從6000元漲到8500元了。北洼子村趙永貴算賬,4.
5畝玉米地能拿58萬多。
他說比去年紅山區類似項目補償高了約12%。
這次征收有新招,失地農民能參加免費技能培訓。18到45歲的,可選叉車駕駛、冷鏈管理等課程。
考核合格直接簽合同,王麗華丈夫算過賬。她家2.6畝宅基地補33萬,培訓后月工資5000多。
比種地收入穩定,這對農民來說是個保障。
項目指揮部設了自助查詢終端,能打補償測算表。場地平整預計11月上旬開始,留村道設臨時站點。
征收工作組搞了“一戶一檔”,每戶方案復核三次以上。還開通24小時熱線,已經解答320多人次疑問。西八家村劉建國說,邊角地都測了三次,讓人放心。
還有個新鮮事,村集體能拿物流中心每年2%運營分成。
這在赤峰征地項目里還是頭一回,大家咋看?
咱農民最在意的,就是補償是不是透明,政策有沒有保障。
這次補償標準公開,還有就業培訓跟著,算是挺周全。但也有村民嘀咕,項目建設期間生活會不會受影響?
比如施工噪音、交通啥的,希望能多考慮咱老百姓。
土地征收是發展需要,可農民失去土地后長遠生計咋保障?這次有技能培訓是個辦法,后續服務能不能跟上呢?不管咋說,項目推進得讓村民心里踏實,細節做到位才行。
想了解更多征地進展和天氣對農業的影響,記得關注我們。
以上信息根據公開內容整理,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