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走廊里,突然拉住中國外交官問了個問題:“聽說你們能把戰斗機賣到比拖拉機還便宜? ”
這個黑色幽默的段子,在南美軍迷圈瘋傳了整整三個月。
直到今年5月,南美軍事網站捅出實錘——中國給哥倫比亞24架殲-10C的報價單上,赫然寫著“裸機4000萬美元起”。
隔壁陣風戰斗機2.4億美元的掛牌價,當場被襯得像奢侈品店的鉑金包。
更刺激的是,這批殲-10C剛在印巴戰場創下神話。
今年5月7日的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駕駛殲-10C,用霹靂-15導彈在200公里外擊落3架印度陣風,順帶收拾了2架米格-29和1架蘇-30。
五角大樓的秘密報告顯示,這場空戰暴露了西方戰機的致命軟肋。
殲-10C的相控陣雷達+PL-15導彈組合,能在預警機指揮下發動“超視距群毆”,而陣風引以為傲的電子對抗系統全程啞火。
但哥倫比亞空軍參謀長卡洛斯中將撓破了頭。
他手里23架以色列“幼獅”戰機平均機齡42年,去年攔截委內瑞拉蘇-30時,雷達屏幕雪花點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中國開出的條件確實誘人:24架殲-10C打包價不到10億,還能分期付款。
對比瑞典鷹獅戰斗機單架8500萬的報價,相當于買三送一的跳樓大甩賣。
不過天上掉的餡餅都帶著鉤子。
哥倫比亞現役的A-37攻擊機和黑鷹直升機全是美式裝備,真要換成中國戰機,地勤人員得把維修手冊從英文重學成中文。
去年采購VT-4坦克的教訓還歷歷在目。
美國駐波哥大大使聽說消息后,直接凍結了3.5億美元軍事援助,逼得哥倫比亞防長連夜撕毀合同。
這次美國人更下血本。
聽說殲-10C要進自家后院,五角大樓火速批準向哥倫比亞轉讓8架二手F-16V。
雖然這些飛機比殲-10C貴兩倍,但勝在能無縫接入美式裝備“全家桶”。
最要命的是體系兼容這道坎。
哥倫比亞空軍現在用的Link-16數據鏈,和殲-10C的北斗系統就像安卓和蘋果傳文件——看著都是智能手機,實際操作能急死工程師。
中國軍工代表團倒是給出解決方案:買殲-10C送預警機。
可哥倫比亞去年軍費總共才35億美元,這筆買賣相當于要拿全年開支的三分之一來賭國運。
南美防務專家算過一筆賬:
采購24架殲-10C的實際花銷可能突破20億,因為后續的導彈、訓練、維護都是吞金獸。
相比之下,買16架鷹獅戰斗機總價13億,還能蹭歐盟的軍事補貼。
但中國開出的融資方案藏著殺手锏。
“首付5%,剩余貸款分20年還”的條件,對GDP增速不到2%的哥倫比亞來說,就像刷爆信用卡買房的誘惑。
美國《國防新聞》挖到了更驚人的內幕:
中國承諾提供全套防空體系改造,包括在亞馬遜雨林里建雷達站。
這相當于要在美軍駐哥倫比亞基地的眼皮底下,插滿中國制造的“電子籬笆”。
現任哥倫比亞防長阿爾瓦羅在閉門會議上爆了粗口:
“買中國戰機? 那我們每年從美國拿的9.8億軍援就全打水漂了! ”
他辦公桌抽屜里還鎖著美軍南方司令部送來的“友情提示”:采購中國裝備的國家,F-35優先供應名單自動降級。
不過中國軍工代表在談判桌上甩出了王炸——實戰數據。
他們播放的戰場視頻顯示,殲-10C在預警機指揮下,5分鐘內完成鎖定-開火-脫離整套動作。
而哥倫比亞現役的幼獅戰機,連同時追蹤兩個目標都費勁。
波哥大貧民窟的墻頭涂鴉悄悄換了新圖案:
噴漆繪制的殲-10C戰機正沖破星條旗包圍圈,底下用西班牙語寫著“要么飛翔,要么腐爛”。
警察第二天就去涂掉了,但照片早已傳遍拉美軍事論壇。
這場軍售博弈最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5月17日。
哥倫比亞空軍突然宣布重啟“幼獅”戰機升級計劃,預算剛好也是10億美元。
觀察家們心知肚明:這是給中美兩邊都留臺階的權宜之計。
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至今沒撤回報價單。
那份文件第17條用加粗字體標注:本報價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而那天正好是哥倫比亞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兩周年的紀念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