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月19日24時國內油價調整窗口的臨近,"92號汽油重回6元時代"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
據卓創(chuàng)資訊、隆眾資訊等機構預測,本輪油價下調幅度約230元/噸,這將是年內第五次下跌,部分地區(qū)92號汽油價格將跌破7元/升,回歸6元區(qū)間。
然而與機構測算的"大幅讓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交媒體上"油價依然太高"的普遍呼聲。這種看似矛盾的現(xiàn)象背后,隱藏著油價定價機制、消費心理與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多重博弈。
本次調價周期(4月30日-5月19日)的國際油價呈現(xiàn)"V型"走勢。5月初歐佩克+意外宣布日均增產,導致布倫特原油一度跌至55美元/桶的三個月低點。
但隨后中美達成關稅互減協(xié)議,疊加伊朗核問題談判僵局,國際油價又反彈至64美元/桶附近。
根據我國現(xiàn)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調價參考的是10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均價變化率,而非實時價格。這意味著5月上旬的國際油價大跌被完整計入,而后期反彈則需在下個周期體現(xiàn)。
這種"滯后效應"使得消費者產生認知偏差。當司機在加油站看到6.98元/升的實時價格時,國際油價可能已反彈5%,但該漲幅要等到6月3日的下一輪調價才會反映。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指出,這種"漲快跌慢"的機制特點,容易強化公眾對油價"易漲難跌"的感知。
雖然92號汽油可能重回6元區(qū)間,但橫向對比顯示:2020年國內92號汽油均價5.5元/升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3834元;而2025年一季度該數(shù)據已達58921元(年化估算),增幅34.4%,但同期油價漲幅僅27%。表面看油價增速低于收入增長,但實際消費體驗卻大相徑庭。
這種矛盾源于生活成本的結構性變化。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2020-2025年間住房、教育、醫(yī)療支出占比上升12個百分點,交通燃料支出占比從4.7%升至5.9%。
某網約車司機算賬:"每天跑3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現(xiàn)在比2020年每天多花40元油費,但每單收入反而降了15%。"這種"支出絕對值增加+收入相對值下降"的雙重擠壓,放大了人們對油價的敏感度。
我國成品油價格中包含約36%的稅費(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這意味著6元/升的油價中約有2.16元是稅負。
相比之下,美國各州平均油稅約0.5美元/升(約合3.6元人民幣),但稅前價格更低。這種"高稅負+高基數(shù)"的組合,使得國內油價下調時消費者獲得感被稀釋。
更隱蔽的是"油耗成本轉移"現(xiàn)象。物流協(xié)會2024年報告顯示,快遞企業(yè)將約65%的燃油成本通過配送費轉嫁給消費者。
當油價上漲時,消費者需要同時承擔直接加油成本和間接商品漲價;而油價下跌時,商家卻很少同步下調價格。這種"不對稱傳導"進一步削弱了油價下調的正面效應。
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突破45%。
這種產業(yè)變革正在重塑消費心理:傳統(tǒng)車主擔憂成為"最后一代燃油車用戶",對長期使用成本更加敏感;而新能源車主則通過電價(約0.6元/度)與油價的對比,強化了"燃油昂貴"的認知。
某汽車論壇的調查顯示,即便油價降至6元,仍有72%受訪者認為"比充電貴3倍以上"。
國際能源署(IEA)的《2025全球石油市場展望》指出,中國交通領域石油需求已進入平臺期。
這種"需求見頂"的行業(yè)預期,使得消費者對油價波動容忍度降低——既然燃油車是"過渡選擇",任何價格波動都被視為額外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6元時代"并非全國普惠。西藏、海南等無煉油廠的地區(qū)因運輸成本,92號汽油仍將維持在7.5元/升以上;而山東、遼寧等煉化基地周邊確實可能出現(xiàn)6.5元/升的價格。
這種最大超過1元/升的區(qū)域價差,導致不同地區(qū)消費者對"油價高低"的判斷截然不同。
農村市場的特殊需求也值得關注。由于公共交通不完善,農村家庭汽車保有量五年間增長140%,但收入增速僅為城鎮(zhèn)的60%。
某縣域調研顯示,當油價超過家庭月收入5%時(約6.8元/升),居民就會明顯感到壓力。這說明單一價格數(shù)字背后,存在著復雜的民生經濟圖譜。
或許只有當電動汽車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或當居民收入增速持續(xù)跑贏能源支出時,這種"油價焦慮"才能真正緩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