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正琦
高端化近幾年來是不少中國品牌追求的方向,其中純電車型的高端化更是有一群“擁躉”。而在2025年4月純電銷量榜上可以看到我國自主品牌的一些車型銷量已經超越了國外高端品牌,那么國產純電的高端化真的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了么?
1.前三全是小車,小米領先特斯拉
從2025四月份(目前僅統計到四月前三周的統計數據)純電車型銷量排行榜來看,純電車型的銷量總體還是靠著一些小型車支撐起來的。
排名第一的是吉利星愿,其22806的總銷量與身后的海鷗(參數丨圖片)(22722)相差不多。第三位則是五菱宏光MINI,月銷量19983。
小米SU7以18529的銷量排在第三位,領先身后銷量10404的特斯拉Model Y。作為售價21.59-29.99萬的中高端車型,領先特斯拉似乎證明中國高端純電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然而,從銷量榜的整體情況來看,小米SU7這種中高端車型的成功只是個例。
2.前三十平民車型為主,純電高端化仍需努力
高端品牌的象征除了高價位外,還有大尺寸。一個高端品牌的中型車與中大型車一般都是銷量的中流砥柱。
然而在四月純電車銷量榜的前三十名里,夠得上中大型車的中高端自主品牌車型只有小米SU7、小鵬P7+與智界R7三款車型。自主品牌中型車只有蔚來ET5、深藍S05與小鵬G6算中高端品牌。
換而言之,目前中國高端純電車并沒有成為主流。大部分消費者仍然是以購買價格低廉的小型車、緊湊級車為主。中型與中大型純電車銷量并不盡如人意。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與消費習慣有關,更是與目前純電車技術的發展狀況直接相關。
3.純電車特性難改,換代快破壞高級感
消費者對于購買中高端純電車最難接受的一點就是保值率低。一方面電池的衰減導致純電二手車確實賣不上價,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新款又導致新車一年就成了舊款。
要解決這兩點問題,首先需要讓電池技術短期內得到突破。但目前固態電池至少要等到2027年才能大規模裝車,而針對鋰電池的衰減研發目前也面臨著瓶頸。
另一方面車型改款快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頑疾。新能源車智能化技術日新月異,生怕自己跟不上潮流的車企只能不斷更新配置。因此對于車企來說,這種走馬燈式的車型換代根本停不下來。
而換代快又帶來了另一個弊病,那就是對車型乃至于整個品牌高級感的破壞。傳統豪車品牌如保時捷、賓利、勞斯萊斯幾乎數年甚至十年才會更新車型。而很多自主高端品牌一年換三代,導致車主沒有安全感的同時又感覺品牌在時刻“背刺”自己。
更重要的是,高端品牌的氣質里必須給人一種充分的“穩定感”以及一種可以跨越歷史周期的沉淀感。時不時換代,經常出新款固然可以跟上市場步伐,但也難以建立起扎實、穩健的品牌形象。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