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敦煌當代美術館在長陽創谷劇場舉辦“美人之美,美美與共”——5·18國際博物館日“絲路大美育”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敦煌當代美術館攜手楊浦文化藝術中心、楊浦區圖書館、楊浦區少年宮、筆墨宮坊、應用材料(中國)有限公司等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啟動“絲路大美育”合作項目,圍繞公共教育、研學體驗、“小小策展人”計劃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領略敦煌文化魅力
本次活動由敦煌當代美術館主辦。敦煌當代美術館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國際主題為指引,聯合政企校多方力量,開啟傳統文化創新傳承的新范式。
敦煌當代美術館館長杜晨艷表示:“敦煌在歷史長河中,是古代人類四大文明體系和多民族文明交往的融匯之地。我們期望在上海,通過持續性地研究、展覽、與社會大美育等活動,讓更多國內外的觀眾感受古代絲綢之路文明多元包容、和平互鑒的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中國首家以敦煌文化當代表達為使命的美術館,敦煌當代美術館始終致力于搭建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橋梁。其公共教育中心秉持 “傳承敦煌文化、鏈接當代藝術、服務社會美育” 的核心理念,2025 年積極加入 “社會大美育課堂” 計劃,面向全年齡段觀眾精心策劃并開展講座、工作坊、研學營等豐富多樣的活動,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文化學習平臺,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領略敦煌文化的獨特魅力。
“與絲路同行·擇粹課堂”公益閱讀項目正式納入美術館公共教育體系,成為“絲路大美育”的重點內容之一。該項目聚焦敦煌文化與STEAM教育的融合,鼓勵青少年以科學思維與多元視角,探索以敦煌石窟為代表的絲路文化遺產,從中汲取知識與靈感,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現代教育的興趣。
“國際博物館日”開放日,共享文化盛宴
敦煌當代美術館今年首次參與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推出限時免費觀展活動,邀請市民重溫開館首展《境象敦煌》。當天迎來觀展高峰,單日接待觀眾逾千人。觀眾在講解員帶領下參觀展覽,通過沉浸式的敘述與藝術再創,深入了解敦煌藝術的歷史脈絡與其當代表述。
此外,沙龍區特別設置“敦煌文化DIY體驗區”,結合《與絲路同行——敦煌石窟中的科技探索》出版物與實踐材料包,觀眾在動手體驗中感受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碰撞與融合。
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化遺產的守護既需要傳統技藝的溫度,也離不開現代科技的精度。本次活動積極響應國際博協2024年度主題“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敦煌當代美術館圍繞非遺內容、青年參與與科技融合展開探索,展現出文化機構從“守護者”向“塑造者”的角色躍遷。
敦煌當代美術館希望成為絲路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載體,逐步構建起鏈接上海乃至長三角的生態合作網絡,共同守護、傳承、活化中國傳統文化。敦煌當代美術館將持續融合傳統文化底蘊與當代表達路徑,攜手社會各界深入推進“絲路大美育”,為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打造一套可感、可知、可思的文化學習體驗,讓千年敦煌在當下煥發新生,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