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汀一直耍弄川普,但本次烏俄土耳其談判中普汀灰頭土臉時,川普依舊出面解套,與普汀大秀恩愛,但川普本身已經是泥菩薩過河了,二普可謂同病不相憐——普汀絕不會憐惜川普。
隨著美國債務持續增加、財政指標惡化,繼2011年8月標準普爾和2023年8月信譽之后,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最后一家——穆迪2025年5月17日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降為為AA÷。盡管許多專家稱這次調降沖擊可能不及前兩次眼中,但筆者認為可能更嚴重,嚴重沖擊美國股市并波及世界——此時環境更惡劣,川普亂搞,尤其貿易戰,美國國際形象已在惡化,極容易形成共振。這對川普的減稅計劃同樣造成巨大壓力。
但對川普沖擊最嚴重的恐怕是美國物價問題,川普上臺幾個月了,實施對等關稅以來也已一個多月,是美國人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的時候了——從經濟常識的角度看。
川普情緒比較激動,5月17日,沃爾瑪宣布夏季商品銷售價格普遍上調,漲價原因是因為關稅。沃爾瑪此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5月18日,川普在網絡平臺上持續聲討沃爾瑪,“沃爾瑪應該停止把關稅歸咎為整個供應鏈漲價的原因。沃爾瑪去年賺了數十億美元,遠超預期。沃爾瑪和中國之間應該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承擔關稅’,不向貴賓顧客收取任何費用。我會關注的,你們的顧客也會!!!”
川普一直告訴美國選民,美國人不會承擔關稅戰的后果,由外國承擔。如今,美國物價即將上漲,川普自然情緒激動。這大概是川普與中國達成關稅協議后發布的通告中所稱的“國家緊急情況”吧。
持續大規模的關稅戰不可避免地推高物價,如此簡單的常識,商人出身的川普不知道,可悲。當然,川普做生意以破產聞名。
在中方硬杠之下,川普關稅戰可謂大敗而歸。一些川粉還在拿拙劣的數字甚至一些照片中當事人姿態尋找優越感,可憐。
到中國討論外交和經濟問題是川普所愿,5月17日,川普就此回稱“我當然會,中美關系很重要。”川普多次聲稱渴望與中方對話,曾聲稱本周末與中方通電。不過,至今沒有消息。川普似乎很著急,稱愿飛到中國。
在烏俄問題上,川普繼續偏袒普汀。但此時歐洲烏克蘭已經達成共識了,川普還想拿普汀都不買賬的和平計劃說事,誰還會當回事呢?
川普還能再用他的所謂牌——斷供軍援嗎?川普若真如此,用的不是牌,而是其政治生命。且不論道義與背棄盟友的長遠后果。僅在當前現實中,川普已經不得不承受難以化解的壓力了。在川普霸權主義與背信棄義刺激下,歐洲軍工快速崛起,足令美國軍工企業緊張與不滿。若再斷供烏軍,弄不好再飛去一顆銅制花生米——若如此,大概不會再打到耳朵上了。
然而,在輿論上,川普可以通過攻擊烏克蘭討普汀的歡心。
5月17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川普稱普汀正在尋求達成協議,“和平的主要障礙是缺乏‘王牌’的澤倫斯基,而不是普汀”,“我認為普汀已厭倦了這一切(戰爭),他現在看來不太好,但想表現得好一點。”
對于令普汀出丑的澤倫斯基,川普確實是另一副面孔:“和澤倫斯基會談很不愉快,我不喜歡他說的話,他讓事情變得很糟糕,我一直說他沒有底牌,他沒有底牌,你懂得,我是實話實說,他沒有底牌。”“不希望看到澤倫斯基每次訪問華盛頓都收到 600 億美元的支票。” “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比我強多了,”
當記者拜爾提醒川普,“我關注的是普汀”。川普繼續神神叨叨,“我們送支票,并不總是送裝備,我們送支票、送現金,這些東西現在在哪兒?”
川普重復著克宮的論調,“如果普汀的坦克沒有陷在泥里,基輔五小時內就淪陷了。”
川普隔空訴衷情,普汀應該感到欣慰吧,不過普汀此時的境況可不太好。
5月15日烏俄伊斯坦布爾會談使得普汀顏面掃地,硬漢人設轟然倒塌,盡管黃無拉每每聽此人激動不已。
自從2023年3月17日,國際法院將其列為通緝犯后,普汀處境更尷尬,世界第二強的領導人很難走出國門。
近年,烏軍無人機頻頻“光顧”莫斯科,普里戈津一度帶領瓦格納險些進入莫斯科。普汀已隱入地堡,就像個土撥鼠。普汀接見客人時,那張長桌子已舉世聞名。
等到這次伊斯坦布爾會議,普汀的形象徹底逆轉。
普汀擺著姿勢:親自到土耳其與烏克蘭會晤、以謀持久和平(烏克蘭僅提出30天停火的要求),儼然“大帝回歸、滿血復活”的模樣。結果自己沒有出席,還派出了級別低下的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還是前文化部副部長,遭到澤倫斯基的吐槽。
此時的澤倫斯基卻底氣十足,所持和平協議是與幾個歐洲大國達成的共識。因此,還有些擔心普汀不到土耳其,一次次向普汀下戰書,行前表示“希望普汀不會為自己不出席找借口”,到土耳其首都機場,公開宣稱自己到了,普汀沒到,“我們不可能滿世界尋找這個人”,普汀沒有尊重美國總統川普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梅津斯基的表現應是俄人的縮影。法國記者質問梅津斯基,“你們的總統不敢出席談判嗎?”梅津斯基不敢回答,而是禮節性地低頭致意,然后快步離開,一群記者則緊隨不舍。
俄人對于此次談判本來就是敷衍了事。因此,談了不到兩小時就草草結束了。
俄人與土耳其都覺得滿意,但烏人并不這么認為。這場舉世矚目的會談,意義僅是土耳其人所說的雙方沒吵起來、會繼續談判、雙方換俘?會談前筆者認定這將是一場鬧劇(見《大勢逆轉:評烏俄和談鬧劇》)。5月16日,一名烏東的烏軍士兵伊霍爾受訪時稱“這一切就是一場鬧劇。”
澤倫斯基在土耳其會談后,不斷強化普汀“不可靠談判者”的形象,指其“懦弱”、“害怕直接對話”。5月16日,澤倫斯基參加在阿爾巴尼亞舉行的第六屆“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
澤倫斯基批評普汀“缺乏誠意”,“如果俄代表團只是做戲,無法取得任何成果,世界必須做出回應。”
澤倫斯基稱本來有機會邁向結束戰爭的步伐,“普汀害怕親自前往土耳其。我已準備好與他直接會面,解決所有關鍵問題,但他什么都沒同意。”
歐洲領導人普遍支持澤倫斯基,英、法、德、波領導人自不必說,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卡婭.卡拉斯與主席馮德萊恩也批評普汀“玩弄游戲”。
尚未戰敗,但英明神武已成懦弱猥瑣,甚至比不了是薩達母和咔扎非。
二普固然情深,雖然抱團取暖——應該是川普幫普汀取暖,但如今局面,二人都是泥菩薩過河,求錘得錘,何所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