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益訴訟示范林”讓66畝果園重煥生機
本報訊(記者簡潔 通訊員張亞峰 成于慶)“真想不到,這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在兩年前竟是一座重逾萬噸、‘海拔’5米高的垃圾山!”2025年4月,北京市檢察院第四分院(下稱“北京四分院”)聯合通州區政府,在位于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的一家果園舉行“檢地共建公益訴訟示范林”揭牌儀式,參加揭牌儀式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秦紅嶺一邊望著眼前的樹林,一邊高興地向記者表示:“現在‘山’被搬走了,樹被種上了,土地重新活過來了!”
2021年,田某等人為斂財,與果園現場管理人互相勾結,將該果園用于非法收儲建筑垃圾。案發后,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田某等人被法院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然而,田某等人沒有修復能力,涉案66畝果園的上萬噸垃圾一直未得到清理。
為破解跨區劃違法傾倒建筑垃圾、傾倒人發現難、環境修復只能靠政府買單等難題,北京四分院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聯合中國科學院空天院,建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500余輛曾向該地傾倒建筑垃圾的車輛。
“我們借助大數據模型篩選分析出涉嫌傾倒垃圾的車輛、計算出傾倒的趟次及總量,通過約談涉案公司、開展司法鑒定等工作,查明事實、評估損害、厘清責任,依法對傾倒建筑垃圾的違法行為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追究他們的賠償責任。”承辦檢察官張納介紹。
2024年,該院在屬地政府、行政機關的支持下,督促曾在果園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的違法行為人主動承擔環境修復責任,組織消納清運建筑垃圾近1.5萬噸,并按農用地標準在涉案66畝地塊上重新覆土種樹,修復了生態環境。
為進一步促進社會治理、弘揚法治精神,2025年4月16日,在修復后的地塊上,北京四分院聯合通州區政府建立起“檢地共建公益訴訟示范林”。當天,最高人民檢察院、北京市三級檢察機關、相關行政機關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益心為公”志愿者等共同見證公益訴訟示范林揭牌,并在林間種下一棵棵充滿希望的樹苗。
秦紅嶺代表感慨道:“檢察機關主動擔當作為,以數字檢察思維破局,積極凝聚多方力量,不僅關注高質效辦案,還切實保障受損的生態環境得到修復,辦案效果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值得點贊。”(簡潔 張亞峰 成于慶)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