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4月25日,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和通)遞表港交所,獨家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廣和通系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638),此次也是謀求A+H雙上市。業務之外,此次廣和通赴港,低價出售深圳銳凌以及實控人被出具警示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1
今年一季度業績雙雙下滑
官網顯示,廣和通系一家無線通信模組和AI解決方案提供商,以無線通信與人工智能為技術底座,提供軟硬件一體、賦能行業應用的全棧式解決方案。
廣和通為客戶提供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主要自模塊產品產生收入,包括數傳模塊及智能模塊。公司的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于多個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汽車電子、智慧家庭、消費電子及智慧零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4年廣和通來自持續經營的收入計,廣和通是全球第二大無線通信模塊提供商。同時廣和通也是中國首家上市的無線通信模組企業。
從2022年-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廣和通模組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為51.08億元、54.85億元和67.04億元,占當期收入的98.2%、97.0%和96.1%。模組產品中,數傳模組貢獻收入比重分別為43.5%、45.4%和43.7%,智能模組貢獻收入比重分別為54.7%、51.6%和52.4%。
除了模組產品,廣和通在2024年及2025年,推出一系列新模塊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AI模塊、端側AI解決方案及機器人解決方案。期內解決方案貢獻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不足3%。
由于來自主營業務模組產品的收入增加,廣和通整體收入表現也相應出現了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52.03億元、56.52億元和69.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5億元、5.65億元和6.77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7.0%、10.0%和9.7%。
在廣和通的收入構成中,公司來自海外銷售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1.07億元、32.97億元和41.4億元,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的59.7%、58.3%和59.4%。
由于模組產品的毛利率有所下降,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也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0.5%、21.0%和18.2%。天風證券認為,公司短期內毛利率波動承壓,主要是產品結構及材料波動所致。
廣和通認為,這幾年公司的毛利率相對比較穩定,隨著5G收入占比的提升,因為5G的單價比較高但是毛利率相對低一點,所以隨著5G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有些壓力。隨著公司收入規模的增加,會產生一些規模效應,同時公司會持續的做好降本的管理工作,盡量的保持毛利率相對的穩定。
外界還注意到,期內廣和通的業績增速稍顯波動。東方財富網顯示,2022年-2024年,廣和通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37.41%、36.65%和6.13%,歸屬凈利潤增速分別為-9.1%、54.47%和18.53%。
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56億元,同比下滑12.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滑3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滑33.8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9億元,同比下滑236.25%。
廣和通表示,一季度現金流流出主要系本期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增加。
國金證券指出,受銳凌無線車載前裝業務剝離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2.6%。剔除銳凌無線車載前裝業務影響后,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盈利端由于銳凌無線業務毛利率較高,剝離該業務后公司產品結構受到影響,毛利率承壓。
2
出售深圳銳凌,布局端側AI及機器人
更早前,在廣和通2024年年度報告中,公司方面就業績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89億元,同比增長6.13%,剔除銳凌無線車載前裝業務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4%;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國內汽車電子及智慧家庭領域中5G固定無線接入(FWA)業務領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8億元,同比增加18.53%,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收入的增長及銳凌無線車載前裝業務出售帶來的投資收益。
關于收購銳凌,也是外界較為關心的話題。根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7月,為擴大海外汽車前裝市場的車載無線通信業務及進一步鞏固海外市場地位,廣和通訂立了一份股權購買協議,以收購深圳銳凌(主要從事海外汽車前裝市場的車載無線通信業務)合共51%的股權,并于2022年11月完成相關收購。
2024年7月,廣和通決定出售深圳銳凌的海外汽車前裝市場的車載無線通信業務的相關資產,其包括盧森堡銳凌的100%股權以及香港銳凌的部分資產及負債(為廣和通當時所經營的海外汽車前裝市場的車載無線通信業務的全部)。
廣和通表示,公司作出該出售主要是鑒于日益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以及應對有關變化所面臨的困難和成本。
在出售深圳銳凌后,廣和通的經營業績(包括年度利潤及資產負債表項目)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報告期內,廣和通終止經營業務產生的年度利潤分別為1260萬元、1.88億元和2.54億元。其中,2023年終止經營業務產生的年度利潤同比增長1397.6%,大幅增長的原因是自2022年11月起,廣和通將深圳銳凌并入財務報表,導致于2022年僅合并兩個月數據,而于2023年則為完整年度數據。
其他業績指標方面,報告期各期,廣和通的存貨分別為10.97億元、12.86億元和9.8億元,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77天、72.8天和62.6天;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分別為28.88億元、29.29億元和34.15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分別為107.1天、97.7天和86.6天。
同一時期,廣和通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7.75億元、9.78億元和9.8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92億元、5.81億元和4.29億元,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33.07億元、34.89億元和36.47億元。
業務之外,2023年4月25日,深圳證監局下發于對張天瑜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公告顯示,經查,張天瑜作為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和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于2019年12月16日至2023年1月19日期間,因主動減持、新增股份被動稀釋、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被動增加等原因,持有廣和通的股份比例由44.84%變動至38.05%,累計減少比例為6.79%。2023年1月19日,張天瑜作為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公告指出,張天瑜持股比例累計變動達到5%時未停止交易公司股票,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66號,下同)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知名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發行人報送的證券發行申請文件,應當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內容應當真實、準確、完整。根據《證券法》及港交所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需保持良好的誠信記錄和合規經營。實控人被出具警示函這一事實屬于重要信息,公司需要如實披露。
“港交所可能會調查實控人被出具警示函的原因,如果違規行為情節較輕且公司已采取措施整改,后續也加強了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港交所可能會綜合考慮公司的整體情況。如果違規行為性質較為嚴重,涉及財務造假、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有可能否決申請。”付建指出。
針對公司發展方面,廣和通在5月9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公司在2024年成立了AI研究院,聚焦于工具鏈、通用大模型對接和垂類模型的開發,同時也推出了一些列的產品,包括AI玩具、AI助手、AI相機、AIbox等端側AI解決方案。機器人產品線也推出了割草機器人解決方案和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并在行業內知名客戶完成送樣,割草機器人解決方案在2025年已經實現量產出貨。
天風證券表示,考慮到24年整體經營情況及銷售毛利率承壓,但同時公司不斷積極布局端側AI及機器人等新應用領域帶來未來廣闊發展空間,調整公司25-26年歸母凈利潤為5.8/7.3億元(原值為6.5/7.9億元),預計27年歸母凈利潤為8.8億元。對應25-27年PE估值分別為33/26/21倍,維持“增持”評級。(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