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常把賈詡和程昱評為毒士,因為兩人一個比一個下限低。
賈詡的計策從不在乎會殺傷多少人命,只在乎能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攛掇李傕郭汜回師長安釀成的長安之亂,讓多少生民殞命。
程昱更狠,當大軍缺少糧食的時候,他干脆把人做成軍糧,跟幾十年后的五胡亂華時一個德性。
那程昱拿人做軍糧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據《三國志·程昱傳》裴松之注引《世語》記載:
“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程昱拿人肉做軍糧的出處即來源于此,翻譯下就是,曹操的大軍缺糧,讓程昱籌集三日糧草,程昱把本縣上下搜刮一通,還是不夠三日糧草,程昱腦筋一轉,就把主意打到了人身上,就把人肉干摻到軍糧里面,完成了籌糧任務。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墻,程昱拿人肉干當軍糧,讓朝野上下震驚,這種沒有底線的行為很讓人鄙棄,誰能保證下一次缺糧時,程昱會不會把這些當官的拿去做軍糧,都是一個腦袋,兩條胳膊兩條腿,吃誰不是吃!
程昱的這種騷操作,就得罪了很多人,讓朝野失望,所以才沒能成為三公。
而與他同為毒士的賈詡,卻被晉升為太尉,位列三公,可見賈詡比程昱“毒”的輕一點。
上面提到的《世語》即是《魏晉世語》,它的作者郭頒,這本書主要記載魏晉間名人軼事,注意,既然是軼事,就有可能是道聽途說、胡編亂造,不能把它當成正史看待。
但是因為是晉朝時創作,離三國時代不遠,有些記載可補正史之缺,具備一定的史料價值。故而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經常引用《世語》來做參考。
但裴松之也覺得《世語》的有些記載太過離奇,他批評道:
“頒撰《魏晉世語》,蹇乏全無宮商,最為鄙劣,以時有異事,故頗行于世。干寶、孫盛等多采其言以為《晉書》,其中虛錯如此者,往往而有之。”
裴松之認為郭頒著述的《世語》相當粗鄙低劣,只是因為記載了一些奇聞異事,所以在當時才非常流行。后來干寶(《晉紀》作者)、孫盛(《魏氏春秋》作者)等史家撰寫晉史時,常常引用《世語》的內容,結果導致正史中頻頻出現虛妄錯謬的記載。
所以,《世語》記載的很多事情真實性都存疑,故而程昱拿人肉做軍糧的事情也存疑。
在《三國志·程昱傳》的記載中,程昱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謀士兼將領,雖然為人“性剛戾,與人多忤”,但還沒有喪心病狂到拿人肉做軍糧的地步。
至于他沒有被晉升為三公的事情,《三國志》的記載是曹丕剛想把程昱晉升為三公,恰好程昱病死,這才沒能成為三公,而不是因為什么早年拿人肉軍糧的事情。
《三國志》還記載,程昱死后,曹丕為之“流涕”,還把他追贈為車騎將軍,如果程昱人性有問題,曹丕怎么會如此待他。
程昱是曹操的核心謀士,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以他的智謀,他不可能干出拿人肉做軍糧這種有傷天和的蠢事,這種事情做出來,對自己沒有絲毫好處,為什么要做?
像程昱這種級別的謀士,都是人精,除了善于揣摩人心、觀察時勢外,最擅長自保,于己不利的事情,他們才不會干。
綜合判斷下史料的真實性,以及程昱為人處事的風格,拿人肉做軍糧的事情大概率是郭頒道聽途說或者杜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