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座版的殲-20,已被正式命名為“殲-20S”,它是殲-20隱形戰斗機的最新變體,裝備了大推重比和大推力的國產渦扇-15(WS-15)發動機。在第十五屆珠海航展(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上,中航工業展出了這款全新型號的殲-20縮比模型,顯示其座艙尺寸較大,能縱向容納兩名飛行員。
機上裝備有技術先進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分布式光學孔徑系統、先進的電子戰系統等,具備強大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
殲-20S,絕對不是一款簡單的培養殲-20戰斗機飛行員的一架教練機,它保留了殲-20的機腹內置彈艙和側彈艙,能攜帶霹靂-15(PL-15)遠程空空導彈和霹靂-10(PL-10)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執行極其重要的制空作戰任務。
一般認為殲-20S的前座飛行員負責飛行操控,確保戰機的安全航行和機動性能;后座飛行員則負責各種復雜的電子設備的操作,處理來自機外和機上傳感器的大量信息,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和決策,提升整個作戰體系的智能化水平。
關鍵是后座飛行員將協調、指揮和控制6架左右的“忠誠僚機”,即高度智能化的無人機實施作戰,通過分布式任務分配算法,實現 “1+6” 編隊的戰術協同,同時還承擔戰場態勢管理及多域數據融合等任務,充分發揮殲-20S的作戰能力。
殲-20S,是類似F-14的雙座版戰斗機,有別于“雄貓”的是,它具備出色的隱形性能,即將正式入列中國空軍,以支持飛行員決策、識別目標、跟蹤威脅甚至可能的直接打擊,對于實現戰略轉型的中國空軍具有重大的裝備價值和戰略意義。
此前,就有國內的學者和專家認為,雙座版殲-20作為殲-20的變體,可能是專門為電子戰而設計的。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遠超單座版的殲-20,就不太適合空對空戰斗或高速空中機動。
將殲-20S運用于電子戰、指揮僚機無人機作戰或實施對地轟炸,或許更能發揮雙座版殲-20的特長。雙座版的殲-20戰斗機,將很快在飛行員的支持下飛行,表明它即將陸續服役中國空軍。
現在,外界對于殲-20S戰斗機入列以后的用途,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設想殲-20的任務更像是一個“炸彈卡車”,而不是“混戰”的制空機動作戰平臺。
勇士專家網站5月18日,就發表了該網站總裁克里斯·奧斯本的文章,稱雙座版的殲-20,能夠大幅提高其彈藥的攜帶能力,可以使用27988磅(約12.61噸)的內部和外部武器進行運作,而F-35即便在“野獸模式”掛載狀態下,也只允許攜帶18000磅(約8.16噸)的彈藥。
此說若能夠成立的話,表明殲-20S最大彈藥攜帶量,相當于中國空軍現役空地打擊主力——轟-6K“戰神”轟炸機了。對于一款戰斗機而言,12.61噸的彈藥攜帶量,這確實是非常了不起指標。
考慮到殲-20S在內油的狀態下,它的航程最起碼超過4000公里,讓其擁有了強大的空地打擊能力,能對目標實施大規模轟炸,有了相當于轟-6K轟炸機的打擊效果。
殲-2S如果采用這種作戰概念進行運作,那么解放軍空軍將優化空對地瞄準和轟炸是有道理的。鑒于100余架F-22“猛禽”機隊的規模,要比龐大的數百架F-35“閃電Ⅱ”機隊小得多。
也因此雙座版殲-20戰斗機其實不必挑戰F-22的機動性或空中優勢,有中國空軍現役數百架單座版殲-20隱形戰斗機就足以應對,那么殲-20S將旨在與F-35進行競爭,無疑將威脅到以對地攻擊為主兼具空戰的F-35聯合攻擊/戰斗機的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