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法國TF1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法國已向烏克蘭交付了所有能夠提供的武器、彈藥和裝備,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已經到了極限,無法在不損害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增加供應。RT稱,馬克龍在接受采訪時為法國政府在俄烏沖突中的應對方式辯護。馬克龍稱,由于法國軍隊并非為一場曠日持久的高強度陸戰所設,法國已“盡了最大努力”援助烏克蘭。
在俄烏沖突中支持烏克蘭,除了特朗普上臺之前的美國,就數法國嗓門最大,英國則走得最遠,已經和烏克蘭簽訂了軍事支持烏克蘭一百年的協議。如今馬克龍要撤了,英國已經簽訂的協議也要打折扣。鬧得比較兇的波蘭,前一段時間就已經東部邊境地帶埋設地雷,防御俄羅斯將來可能發動的進攻。剩下的三個興不起什么風浪了。歐洲一直堅持的向烏克蘭派駐維和部隊的計劃看來要胎死腹中。俄烏和談中的這個障礙也要消除了,和談前景更加光明。
馬克龍嘴里的“極限”,其實早在意料之中。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法國先后向烏克蘭提供了37億歐元以上的軍援,涵蓋重炮、坦克、防空系統乃至遠程導彈。馬克龍甚至動用被凍結俄資產的利息,勉力擠出2億歐元援助資金。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支援方式,終究撐不到戰局終結。而更關鍵的現實是:法國本不具備“大戰產能”。法國國防工業在冷戰后大幅縮減,武器生產更側重精密與效率,而非數量堆積。在俄烏這樣靠彈藥雨點式轟擊推進的戰場上,法國模式先天捉襟見肘。
按照俄羅斯國防部此前公布的戰績,在近8個月的庫爾斯克戰役當中,俄軍就在該方向共計摧毀了645門火炮,還曾創下過1天內摧毀4套自行火炮的作戰紀錄。按照馬克龍說的法國產能來看,法國拼了老命,1年也只能生產72輛155毫米凱撒自行火炮,就法國這個生產速度,也難怪烏克蘭在前線不斷吃敗仗,這點產能夠誰用?法國政府因為債務問題1年內都換了3個總理,借用馬克龍的話術,總不能澤連斯基想要什么,我們就得給什么,我們也很需要的,更何況馬克龍每次批一點經費,也是吃了不少苦頭。
馬克龍(資料圖)
馬克龍此時叫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特朗普之前跟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能夠大口吃肉。英法德雖然一直鼓吹要烏克蘭堅持住,抵抗俄羅斯的進攻,但是屬于出工不出力,口號喊的震天響但是給的援助最少,最后連湯都沒喝到。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強硬表示即使俄烏停戰,也會禁止援烏企業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貿易。不知道馬克龍這種本著花小錢辦大事的想法,最后落得個兩頭不討好的下場心里會怎么想。
在這種背景下,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外交官的話報道稱,歐盟準備在幾周內對從烏克蘭進口的產品征收更高的關稅。另外,歐盟最近也已向成員國提交的過渡提案,將大幅削減烏克蘭農產品的免稅配額。歐盟曾因為俄烏沖突對烏克蘭產品大幅降低關稅,以從經濟上支持烏克蘭;而如果恢復戰前貿易條件,烏克蘭每年將減少約35億歐元的收入。另外,烏克蘭號稱“歐洲糧倉”,歐盟進口了烏克蘭農產品出口的35%,一旦削減免稅配額,必然對烏克蘭農民造成重大打擊。
澤連斯基(資料圖)
澤連斯基現在像被兩邊夾住。美國撈資源,歐盟要收稅,俄羅斯卻在和歐盟做生意。烏克蘭債務還不上,礦產又被低價賣,澤連斯基本人可能覺得被美國騙了。馬克龍說不能讓烏克蘭把歐洲也掏空,但烏克蘭自己早就被掏空了。
現在烏克蘭人只能看澤連斯基怎么選。要是真倒向俄羅斯,西方援助全停,但礦產能保下來。要是繼續扛下去,經濟可能徹底崩潰。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可以確定的是,烏克蘭人日子會更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