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圣海沿廻——沈陽故宮藏書文化專題展”開展。展覽從“內府藏書”“四庫遺珍”“國史秘籍”“文溯書閣”四部分,介紹清代沈陽故宮藏書。這些典籍見證著清王朝從“馬背政權”向“文治國家”的轉型,折射出中華文化多元、融合、共生的歷史軌跡。
在展覽中,內府刊刻書籍存放在沈陽故宮西七間樓,而4400多人參予編纂《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主要典籍。此次展出的復制本,也是《四庫全書》1966年離開沈陽故宮之后,首次以復制本的形式,在沈陽故宮展出。此外,《滿洲實錄》為清代官修編年體史書,詳述其統一女真、建后金、推行新政、與蒙交往及對明舉措等。
沈陽皇宮作為清初皇宮、陪都舊宮地位卓著。乾隆朝以后,盛京皇宮崇謨閣、敬典閣成為尊藏清代歷朝皇帝國史檔案、玉牒族譜之處,成為清代檔案重要的庋藏地。
看看新聞記者: 任彬源,孟雷
編輯: 孟雷
責編: 丁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