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學院昨天舉辦“面向未來的商科教育:AI賦能與數字化人才培養”學術論壇。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的專家學者及行業精英,共話AI時代商科教育的創新路徑與人才培養模式。
上海商學院校長吳忠表示,學校要牢固樹立“需求導向、數字賦能”的育人理念。一方面深化產教融合,建立“行業需求實時追蹤—課程體系動態調整—實踐平臺協同共建”的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強化數字賦能,將AI技術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目前學校已建成8個“AI+專業”、14門“AI+課程”,并引入DeepSeek大模型等技術推動“師/生/機”深度交互,不僅要培養學生駕馭智能工具的能力,更要聚焦AI無法替代的核心素養培育,如批判性思維、跨文化溝通能力、復雜商業問題解決能力等,實現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創新、單一評價向多元賦能的轉變。
會議現場
百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濮韶華以“大力提振消費,百聯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主題,分享了百聯集團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經驗。他說,高校要加強對新零售運營、消費數據分析等領域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消費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需求。
攜程集團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鄒潛龍聚焦“入境游熱潮與商科人才能力重塑”,結合攜程在跨境旅游服務中的創新實踐,認為入境游市場的回暖對商科人才提出了跨文化溝通、數字工具應用、定制化服務設計等新能力的要求,建議高校要培養學生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應變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姚玲珍帶來“推進數智化轉型 培養一流商科人才”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上海財經大學在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體系重構、實踐平臺搭建等方面的經驗,提出高校需以開放姿態擁抱技術變革,通過深化與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破解數智化人才培養中的痛點與難點問題。
本次論壇吸引了上海萬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各地高校的代表參與。上海商學院副校長張紹華主持研討會。
原標題:《AI賦能商科教育,還有哪些難題待破解?》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王蔚 攝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