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嗎?今年冷面上市特別早。四月中旬,就有老字號面館貼出“冷面上市”的廣告。上海人愛吃冷面,而且還是獨有的海派風味冷面,這是本地飲食的傳統。
“海派冷面”是上海人夏天的標配餐食。在我國天南海北,到處都有冷面,但做法各不相同。比如,我國東北及東亞鄰國,他們叫涼面,有的還是盛在冰水里的,吃一口,連牙齒都會凍得一哆嗦。蘇州的飲食習慣與上海幾乎沒啥差別,唯獨冷面大相徑庭。著名的得月樓每到夏季必推糟油冷面,就是用糟鹵拌冷面,店家再怎么推薦,好像很多上海食客都是婉拒的。上海冷面講究清爽、有嚼勁,清冷面吃著也開心。最經濟實惠的澆頭是青椒肉絲綠豆芽,還有雙菇面筋,如果配糖醋小排、紅燒大排等,那最好是要“過橋”的,不太適合拌在冷面里。
吃上海冷面是要搭湯的,大多數店家供應的是咖喱牛肉湯或雞鴨血湯,好是蠻好,但總覺有種忽冷忽熱的感覺。其實,上海冷面的“最佳伴侶”是刨冰,可惜,現在賣刨冰的面館越來越少了。
北方冷面是鍋里煮熟后過涼水降溫的,上海冷面是蒸熟后用電風扇吹涼的,所以,上海冷面對制作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你去看,一般的小店鋪、社區食堂是不能也不敢賣冷面的,因為沒有單獨的操作間。這也是上海冷面保證質量、傳承工藝的重要環節。難怪,慣于在大場面周旋的寶總,請玲子吃冷面也是那么鄭重其事,不僅不顯得寒酸和小氣,反而是對海派飲食的一次隆重宣介。
“汽水冰淇淋只可解渴,卻裝不飽肚。在這場合,冷面便成了他們唯一的需要品……”這段文字出自1934年的《申報》,寫上海冷面的發源史。用現在的話說,美食的創新也是要靠“需求驅動”和“市場導向”的。
原標題:《新民隨筆丨標配的上海冷面》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東方IC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