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濃厚轄區氛圍,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人武部開展系列國防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活動。
給同學們講解槍械模型。
“同學們,你們知道國旗、國徽、國歌的象征意義嗎?”該區高新路街道人武部部長李響以“國家象征與領土認知”為切入點,通過國旗、國徽、國歌的象征意義講解,結合中國陸海疆域、地理特征及鄰國關系等數據,構建起烏當區阿栗村小學對“大中國”的直觀認知,引導青少年感悟“有國才有家”的深刻內涵。
同樣的課堂,在貴陽市第五職業學校也同步開展。龍廣路街道的退伍軍人吳豪在該街道人武部的邀請下,以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案例,向師生們詳細講解了國家安全的內涵,還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多個方面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和應對各種國家安全風險。
老兵申孝軍授課。
而在烏當區新天一小,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老兵王佳華和最美退役軍人申孝軍則給同學們訴說了抗日戰爭的歷史、他們當兵打仗的經歷和退休后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故事,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尊重英雄、熱愛祖國,以后成為軍人、科學家等各行各業的頂尖能手,為建設美麗祖國貢獻自己的能力。
課堂上聽故事,操場上看槍械。為了豐富國防教育課堂,提升國防課堂的趣味性,烏當區人武部帶上槍械模型給同學們觀察了解。授課老師蔣加富給同學們簡單講解了槍械的基礎知識和使用方法,并邀請同學們一起摸摸槍械模型。
老兵王佳華授課。
多年來,烏當區人武部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國防教育平臺。在開展“功臣進校園”活動的同時,建設了國防教育活動室、英模墻、國防教育長廊、國防讀書角、廣播站等紅色陣地,讓熱愛國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圖/文 羅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