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9日訊(編輯 瀟湘)華爾街著名經濟學家、長期的“美元懷疑論者”彼得·希夫周末在一場媒體采訪欄目中,再度就美國消費者債務、美元脆弱性以及全球儲備貨幣格局轉變等一系列經濟議題進行了探討。
在采訪中,希夫深入剖析了美國消費者和政府肆意的借貸行為,如何與美元霸權不可持續的大敘事相勾連,及其對經濟安全、通貨膨脹和黃金市場造成的連鎖反應。
在剖析美國消費者面對財務壓力時的心理時,希夫直言不諱地指出,許多深陷債務泥潭的美國人已喪失節制借貸的動力。希夫表示:
那些出于絕望繼續借貸的美國人,可能已根本不在乎能否償還債務。
他們只是想借更多的錢。而事實上,當債務規模早已超出償還能力、破產只是時間問題時,人們反而可能選擇徹底放縱。我的意思是:不如再多貸點款。
因此,消費者毫不猶豫地會為反正都要被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房子進行再融資,或刷爆無意償還的信用卡,或簽署“先買后付”的協議,而在他們看來,“先買后付”其實就是“先買不付”。
希夫隨后將話題引向了這種無節制借貸的根源,強調了在這背后悄然膨脹的更大泡沫:美元和美國國債市場。他認為,正是這種泡沫助長了貿易失衡和美國制造業的衰退,而不是某些特朗普政府官員所說的外國“欺詐”或關稅:
首先,最大的泡沫就是美元和美國國債。
美國財長貝森特說,正是巨額的貿易赤字掏空了美國工業基礎,摧毀了供應鏈,犧牲了經濟安全。
所有這些確實是事實,但他搞錯了原因。他把所有這些問題都歸咎于外國人通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進行欺詐。但問題根源不在于此(而在于美元體系本身)。
希夫隨后把重點放在了大多數政策制定者不愿承認的風險上:美國銀行業在面對滯脹情況時的脆弱性。他解釋稱,美聯儲進行的壓力測試忽略了一個可能真正暴露銀行系統弱點的情景:
事實上,你知道,滯脹,即經濟疲軟和利率上升的結合,是美聯儲從未對任何一家銀行進行過的壓力測試情境。
美聯儲認為,在最糟糕的不利情況下,即出現大規模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利率將回落至零,國債收益率將崩跌。
但他們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壓力測試:在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和利率會上升,而不是下降……在真正不利的情況下,他們都會崩潰。
在聚焦全球資本流向時,希夫指出各國央行正加速拋售美元資產、增持黃金儲備的現狀,并預言這輪去美元化進程方興未艾,黃金價格還將大幅攀升:
我們正朝著4000美元甚至更高的金價邁進。各國央行在拋售美元的同時,也在買入黃金。
他們正在將儲備從美元轉移到黃金,這意味著他們也不會購買美國國債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這個過程才剛剛開始。雖然已經進行了幾年,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后,希夫通過回顧美國如何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來維持其超過國內生產和儲蓄的生活方式,以此來論證他的觀點。他警告稱,隨著世界逐漸脫離美元,美國人將被迫回歸更可持續的習慣——生產和儲蓄,而不是消費和借貸:
我所說的變化與我們(美國)在全球經濟列車上免費搭車的事實有關。
美元儲備地位讓我們得以全民透支。作為一個國家,我們的消費超過了我們的總產量,我們的借貸遠遠超過了我們的總儲蓄。
因此,我們的生活水平,對,我們的購買力,都因為美元的作用而得到了提升。如果沒有美元作為儲備貨幣,我們就必須生產更多的東西,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儲蓄更多的錢。
換言之,一旦這種美元特權消失,美國人將被迫回歸現實:必須通過實實在在的生產創造財富,依靠真金白銀的儲蓄支撐生活,而無法再繼續沉迷于眼下這種由債務支撐的虛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