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繞印度所掌握的霹靂-15E殘骸這一事件上,出現了諸多令人感到荒誕且可笑的事情之后,外界一直擔憂的情況終究還是發生了。根據印度方面的消息來源稱,“五眼情報聯盟”以及日本、法國,都對霹靂-15E殘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正在尋求與印度開展合作,從而對這些殘骸進行深入的剖析。
一、印度手中的霹靂-15E殘骸成為各方覬覦的目標
當發現有多枚霹靂-15E殘骸落入印度境內時,很多人就意識到這種被多方覬覦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
印度在這個過程中采取了一些行動,它以“安全隱患”為借口,對部分霹靂-15E殘骸進行了爆破處理。與此同時,印度還借機大力鼓吹其國產的“阿斯特拉”空空導彈。在某種程度上,這在一定時期內遲滯了其他國家對霹靂-15E殘骸的關注進程。
從技術的角度去看,其他國家想要憑借這些殘骸獲取霹靂-15的核心技術,甚至期望借此實現自身空空導彈技術的突破,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然而,若是僅僅想要通過分析霹靂 - 15E殘骸來窺探其設計理念以及技術水平,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難度。不過,這里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霹靂-15E是中航工業十年前的產品。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都存在著這樣一種誤解,他們認為“出口型裝備本來就沒有保密措施”以及“憑借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隨時都能了解殲-10CE和霹靂-15E的核心性能”。此觀點極大地低估了殲-10CE與霹靂-15E的價值。
戰斗機這種高價值裝備,對任何購買國來說,皆是國防力量的重要基石。若輕易對外泄露其相關信息,則意味著國家安全將遭受重大損失。其他國家若妄圖獲取這些裝備的信息,就必須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現代軍事裝備的核心性能,絕不是像在一些演繹故事里所描述的那樣,通過“一點碎片”或者“幾張圖紙”就能夠泄露出去的。只有在購買國國內達成一致意見,并且直接輸出相關信息才有可能實現信息的泄露。
二、巴基斯坦不會輕易泄露殲-10CE和霹靂-15E的信息
回顧歷史,埃及幾十年前為中國提供米格-21實機的事例令人印象深刻,這在軍事裝備信息領域是非常罕見的實例。而在這一事件背后,是埃及與蘇聯決裂這一情況,這致使埃及的國防在一夜之間陷入癱瘓,局勢極為特殊。此外,中巴合作多年,然而直至今日,中國都未曾有與巴基斯坦的F-16機隊開展高水平聯訓的情形。
不久之前,中國空軍前往埃及參加聯合軍事演習,埃及方面也是選擇放著200多架F-16閑置不用,專門出動米格-29M來配合演習,從中可以看出埃及對于軍事裝備信息保護的謹慎態度。
所以在殲-10CE對巴基斯坦有著至關重要意義,并且美國暫時又不可能為其提供更先進裝備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是不可能輕易泄露殲-10CE和霹靂-15E的信息的。
關于霹靂-15E殘骸的問題,之前已經有所提及。那些看似完整的彈體,實則不過是燃料耗盡的推進段罷了。最為關鍵的導引頭已被自爆裝置損毀,能尋得的零部件寥寥無幾。大多數國家憑借這些殘骸進行仿制是絕無可能的,因為其根本不具備相應的技術水準。即便是技術先進如美國,所謂的“技術借鑒”亦無多少實際意義。
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問世多年,美國的AIM-120雖未搭載該技術,然而標準-3已運用了此項技術,雙向數據鏈在AIM-120D上也已經具備,所以這兩項技術美國根本不需要從霹靂-15E殘骸上進行抄襲。
最為關鍵的AESA導引頭,其實也是由美國人最先提出的概念,但是由于美國在小型相控陣雷達技術和稀土材料方面存在缺失,導致其遲遲未能取得突破,這屬于硬件上的不足,即便想抄襲也是無法實現的。
三、霹靂-15非最先進空空導彈,殘骸分析意義有限
雖然固體燃料必然會有殘留,推進段的結構也能夠直觀地反映出霹靂-15的動力布局,再結合現場殘留的少量零部件,如果由美國這樣具有高水平技術能力的國家來進行分析操作,還是能夠分析出很多信息的。
例如,中國國內對霹靂-15E射程的描述是“大于145千米”,而這個數據是基于特定的高度、速度和交戰姿態測試得出的,所以才會出現南亞地區隔著160千米,甚至180千米發射的情況。倘若美國認真對霹靂-15E殘骸開展測試,從理論層面而言,是能夠獲取更為精確的信息的。
導引頭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只是由于破損較為嚴重,分析的誤差會比較大,并且作為十年前下線的批次,其性能的參考價值也并不是很高。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霹靂-15早就不再是中航工業最為先進的空空導彈了。面對空中交戰進一步向遠程化發展的趨勢,中國已經推出了更為先進的“霹靂-17”。相比于俄制R-37M和美制AIM-174B這類基于舊裝備改進的過渡型號,“霹靂-17”才是真正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產品,在未來它必然會比霹靂-15更讓其他國家震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