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底,美軍取得了對日沖繩島戰役的最終勝利。但是,這場勝仗非但沒有對提升美軍士氣起到促進作用,反而使一些美國大兵產生了畏敵情緒,甚至是對日軍的深深恐懼。究其原因,原來美軍在沖繩島戰役中是“慘勝”!歷時82天的沖繩島戰役,被稱為二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為慘烈的戰役,美軍在這場戰爭中,以傷亡近8萬人的代價擊斃或俘虜日軍合計近10萬人,不可謂不慘烈!沖繩島戰役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擔憂,他們擔心以后越深入日本本土,造成的傷亡亦會更高,于是美國高層開始決定使用他們的秘密武器——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8月9日兩天,美國空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向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自此,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破壞力及會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核污染的超級武器——原子彈,第一次被世界人民所熟悉。1949年9月23日,蘇聯成功研制出一顆原子彈,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前總統安森豪威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原子彈最大的威力是在發射架上!”,確實如此,作為當時殺傷力、破壞力、輻射力最為恐怖的武器,原子彈自從誕生后,“核恐嚇”、“核訛詐”一詞便應運而生!
圖-長崎原子彈爆炸現場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北朝鮮人民軍在金日成的帶領下,風卷殘云般地打垮了南朝鮮(也稱大韓民國,以下簡稱“韓國”)國防軍,并于三天之后占領了韓國首都首爾,并控制了朝鮮90%左右的土地,大有一統朝鮮半島的趨勢!窮極陌路的韓國總統李承晚只得向扶持自己的美國求助。9月15日,美軍在朝鮮半島仁川(今韓國的第二大港口)成功登陸,對正春風得意的朝鮮人民軍來了個“攔腰截斷”,此時的朝鮮人民軍可謂是腹背受敵,為了避免被美軍一口吃掉,只能無奈迅速后撤。隨后,美國帶著其糾集的英法等十五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主力為美國),在所謂的“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追著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向北,不久便推進至中朝邊境的鴨綠江。
圖-美軍在仁川登陸
臥榻之下,豈能隨意容他人酣睡!今天之中國早已不是以前任人欺負之中國,新中國堅決不能允許美國陳兵在自己家門口,況且唇亡齒寒,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作為卓越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的領袖毛澤東,在聽到美軍已經介入朝鮮內戰,并且已經打到中朝邊境后,在心里經過反復權衡后,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1950年10月6日,在中南海頤年堂研究具體的援朝問題,因毛澤東有事,于是委托給周恩來負責主持。在會議上,林彪再次提出“慎重考慮出兵援朝之事”,他認為美國現在已經現代化,并且擁有原子彈,跟美國人打沒勝算。但因為抗美援朝的決定已在之前的會議上定了下來,所以林彪此次的提議,大家并沒有當回事。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發了大火,并對于周恩來說:“我堅信原子彈無非是個紙老虎!”
圖-毛主席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三兵團的六個軍(分兩批),在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及副總司令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的率領下,先期進入朝鮮,并于10月25日打響了入朝后的第一槍。十三兵團首戰告捷,殲敵15000多人,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了清川江以南,徹底打破了麥克阿瑟在圣誕節前攻占全朝鮮的美夢。11月7日,也就是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后的第二天,此時宋時輪率領的九兵團已經入朝,我軍兵貴神速,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立馬發起了入朝之后的第二次戰役。此次戰役,我軍在西線清川江地區和東線長津湖地區同時取得重大勝利,殲滅聯合國軍36000多人收復北朝鮮首都平壤,將麥克阿瑟率領的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地區。志愿軍在朝鮮戰場取得重大勝利的消息震驚了美國和全世界,美國人自建國以來從未受到過如此嚴重的創傷和挫折!,他們開始驚慌了,開始重新正視他們的對手——中國。
美國人驚恐之余,想到了他們的原子彈,他們又用起了他們慣用的伎倆“核恐嚇”。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準備向志愿軍使用原子彈,他的話讓全世界萬分驚駭,這是美國人第一次對新中國進行核恐嚇。杜魯門對中國的核恐嚇沒有嚇倒中國人,卻嚇出歐洲人一身汗,許多歐洲國家領導人紛紛讓本國駐美大使跟美國外交部交涉,希望美國不要對中國使用原子彈,時任英國首相的艾德禮甚至親自乘飛機前往美國與杜魯門會晤,在取得杜魯門“不使用原子彈”的承諾后方才離開,甚至連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也堅決反對使用原子彈。因為此時歐洲還停留在二戰留下的廢墟中,國家百廢待興,他們太害怕打仗了,此時蘇聯在歐洲擁有數百萬的蘇聯紅軍,而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普遍將蘇聯當成他們最大的危險。
圖-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
新中國與蘇聯于1950年2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假如美國向朝鮮的志愿軍或中國國內投放原子彈,蘇聯肯定會進行同等級的打擊報復,無法保證蘇聯不向美國或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投幾顆原子彈,要知道,此時全世界只有蘇聯和美國兩國擁有原子彈。此外,大家心知肚明,蘇聯是中國和朝鮮背后的支持國,所以美國若使用原子彈,非常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是歐洲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此外,美國本國內也有很多聲音反對使用原子彈,因為他們認為使用原子彈會擴大朝鮮戰爭規模,會將美國帶入無休止的戰爭泥潭,甚至威脅美國本土安全。所以,美國總統杜魯門鑒于“美國國內勢力反對使用原子彈”、“歐洲盟友集體反對使用原子彈”、“第三世界反對使用原子彈”、“蘇聯的核威懾”、“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等眾多因素,最終不得不放棄了在朝鮮戰場使用原子彈的企圖。
圖-斯大林
195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了對聯合國軍的第三次戰役,志愿軍在這次戰役中殲敵19000多人,并且突破三八線,攻占韓國首都漢城(今韓國首都首爾),并將聯合國軍趕到三七線(北緯37°線)附近。1951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為阻擊聯合國軍發動的反攻,為后續從國內趕來的兄弟部隊爭取更多時間,發起了朝鮮戰爭中的第四次戰役,這次戰役說得更準確一點應該是防御戰役,這次戰役志愿軍損失較大,但仍殲敵78000多人,并且完成了將聯合國軍扼制在三八線附近的既定戰略目標。1951年4月22日,在志愿軍兵力得到補充后,迅速發起了第五次戰役,這次戰役共殲敵82000多人,但志愿軍也損失較大,朝鮮戰場此后被牢牢穩定在三八線附近。此后,朝鮮戰場進入了“邊打邊談”的階段。
到了1952年,此時聯合國軍司令已由最早的麥克阿瑟變為后繼者的李奇微,再到此時的克拉克,當時中國人民志愿軍與聯合國軍之間的戰爭已進入“邊打邊談,以打促談”階段,雙方之間的斗爭異常尖銳和復雜。8月,在談判陷入休會狀態時,克拉克為了起到“以打促談”的效果,將美國三艘載有“原子彈運載機”的航空母艦調到了朝鮮西海岸,克拉克身邊的空軍參謀長也放出了話,如果聯合國軍一旦遭到志愿軍的進攻,美空軍將立即使用原子彈報復,這是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又一次“核恐嚇”。但此時得知此情況的志愿軍代司令員鄧華及第二副司令楊得志、副政委甘泗淇并沒有一絲怯意,說句實話,他們反倒還真想美國人來呀!但自始至終卻沒有等來美國人的原子彈。
圖-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部隊
因為,此時的志愿軍已經完全不怕美國人和他們的原子彈了,因為毫無人道主義可言的美國軍隊在前期的戰役中,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武器,包括無恥地使用全世界都聲討的“毒氣彈”和“細菌彈”,所以為了應付美國人使用“毒氣彈”、“細菌彈”、“原子彈”等特殊武器,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在駐防地挖坑道。到了1952年8月份,志愿軍的坑道已經修建得非??茖W和完善,一線坑道、二線坑道的工事已經完成了,連第三線防御地帶的工事和坑道也都開始構筑。志愿軍構筑的坑道頂部厚度普遍在十米到十五米左右,有的坑道頂部厚度甚至達到五十米,就算原子彈都炸不塌了,而且這些坑道至少挖兩個出口,具備防空、防化、防彈、防毒等功能。并且志愿軍此時已經裝備了在蘇聯購買的武器裝備,擁有大中口徑火炮三千八百多門,擁有一支足以跟美國空軍一較高下的空中力量,前線后勤供給已經得到很大改善。
圖-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部隊
1953年7月中旬,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發起了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金城戰役,在15天的戰斗時間里,志愿軍殲敵53000多人,收復陣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促進了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1964年10月14日19時,位于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的羅布泊,一朵美麗的蘑菇云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有核國家!自此,中國徹底結束了被“核恐嚇”、“核訛詐”的時代。敬以此文向我們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向我們為研制中國原子彈而貢獻出青春和生命的科學家們致以最高敬意!
原創文章撰寫不易,請勿抄襲、復制,違者必究!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