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日,在舒城縣河棚鎮龍骨村的廣袤農田里,機器轟鳴,插秧機和旋耕機穿梭作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河棚鎮龍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大力推進水稻機械化插秧作業,通過統一育秧、機械作業、科學管理,有效提高了種植效率,為全年糧食豐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廣袤農田里,機器轟鳴,插秧機和旋耕機穿梭作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以前種水稻,從育秧到插秧全靠人工,費時費力,成本還高。現在合作社統一育秧、統一機插,省心又省力!”河棚鎮龍骨村黨支部書記夏玲慧看著田里整齊劃一的秧苗,滿臉喜悅。
自2023年以來,河棚鎮龍骨村流轉土地500余畝,統一采購優質水稻種,采用標準化育秧技術,培育出健壯秧苗,并利用龍骨村全程機械化服務中心開展機械化插秧,有效解決了傳統種植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在龍骨村的高標準農田里,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水稻秧苗被精準插入泥土里,不一會兒,整塊水田便換上了“綠裝”。“一臺插秧機一天能插30畝,比人工快很多,而且株距均勻,深淺一致,秧苗成活率更高!”農機手夏艾軍介紹道。據了解,今年合作社共投入2臺插秧機,預計10天內可完成全村水稻插秧任務,比傳統人工插秧縮短近半個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確保水稻高產穩產,該鎮農技服務中心全程開展技術指導。“水稻對水肥管理要求高,機械化插秧后,我們還會持續跟蹤水稻生長情況,適時進行除草施肥,確保秧苗早生快發。”市級科技特派員、農技專家王倫在田間向群眾講解道。
下一步,河棚鎮將繼續擴大機械化種植覆蓋面,確保糧食穩產增收,同時打造本土優質品牌,積極探索“合作社+品牌化”訂單農業模式,推動水稻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高村集體收益,助力鄉村振興。(朱銀山 沈業忠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