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營市即將進入汛期,各項防汛備汛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記者從東營市水務局了解到,該局充分發揮防汛抗旱牽頭抓總職能作用,牢牢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等“四個導向”,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補短板、強弱項,做足準備工作,快速高效應對,確保平安度汛。
壓實防汛責任。持續鞏固去年市縣兩級防汛抗旱指揮體系調整成果,進一步建立健全處級領導防汛包保工作機制,成立東營市水務局防汛工作專班,進一步增強防汛指揮機構力量;嚴格執行防汛責任制,共落實市本級和縣區、市屬開發區及骨干河道、大中型水庫、泵站等防汛行政責任人848人,落實黃河防汛“三個責任人”132人;印發系列通知,督促指導各縣區、功能區抓實水毀工程修復、預案修訂、隱患排查、物資儲備、培訓演練等重點工作;召開全市防汛專題會商調度會議,科學分析全市防汛抗旱形勢,對全市防汛備汛工作進行措施再調度、責任再壓實。
扎實開展防汛隱患排查。綜合運用單位自查、重點行業檢查、防指綜合檢查等手段,排查防汛隱患問題。加強城市易澇區域排查整改,東營區西一路(魚臺路至菏澤路)、東營港開發區港南二路與港西三路交叉口2處易澇點完成整治,省黃三角農高區濱南路易澇點已落實度汛措施;派出檢查組94個、321人,扎實開展全市城區易澇問題排查,確定易澇區域9處,均已按“一點一策”原則落實工程措施。
穩步做好城市防汛工作。統籌城市防洪和雨洪水調蓄,制定了《東營市中心城區防洪排澇聯排聯調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城區河道、水系、泵站、蓄滯洪區、濕地聯排聯調運行管理模式;開展城市排水清淤疏浚及維護管理,清淤雨水管渠、行泄通道長度187公里,清掏雨水口5.57萬個,安裝窨井蓋防墜落裝置1.15萬個,維護城市雨水泵站74座;開展城市防汛應急演練;開展防汛宣傳工作,利用多種途徑廣泛宣傳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和避險常識,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強化人防物防。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和市縣鎮三級專家庫動態管理機制,確定水旱災害防御專家245名;加強防汛應急隊伍建設,目前全市共有防汛應急救援隊伍171支、救援人員8758人,其中,積水強排、工程搶險類專業隊31支,水利搶險隊8支,城市防汛搶險隊24支。此外,東營市還強化防汛物資儲備,統籌管理市、縣兩級物資,落實水利和城市防汛物資倉庫14處,共儲備防汛抗旱物資142類、245萬余件,其中,袋類235萬條、土工布46萬平方米、救援舟艇98艘、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159臺;完善物資轉換和維護管理機制,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運得快、用得上。
落細防汛“四預”措施。強化預報預警,17處氣象監測站完成加密建設,永安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投入運行,33處水文站、14處水位站、81處雨量站全部完成汛前養護、調試;強化預案修訂,完成全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城市防汛預案修訂,建立起涵蓋水務、氣象、交通等9部門的災害預警信息共享機制,小清河、支脈河、潮河等31條行洪河道洪水防御方案、超標洪水防御預案及16座大中型水庫度汛方案均完成修訂;強化防汛演練,目前已開展汛前防汛應急演練3次。
完善防汛工程體系。東營市加快推進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全面提升防汛能力,截至目前,黃河路水系連通及泵站建設工程,計劃6月底前開工建設,年內完成總工程量的70%,其中東四路泵站預計8月上旬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防潮堤改造提升工程正在推進前期手續,年內開工建設;武家大溝王崗攔河閘除險加固工程預計12月底前實現主體完工;墾東排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加快推進,12月底前完工投用。(大眾新聞記者 李小凡 通訊員 孫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