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徐霞客的油紙傘變成折疊屏手機
當游記升級成打卡攻略
這位穿越而來的明朝“文旅首席體驗官”
正用直播重新書寫《皖游日記》
5·19中國旅游日
與徐公一起直播互動
見證“皖美”山河的N種打開方式~
“山是未寫完的詩,頁頁嶙峋皆風骨”
黃山奇松鑿云為印,九華佛光點染蓮峰
瑯琊醉意漫浸蒼巖——
皖山以天地為紙
寫就一部立體的美學典籍
圖源:黃山文旅
黃山:松石云泉的東方美學頂流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徐霞客的五星好評至今有效
圖源:黃山文旅
必打卡理由:循著明代旅人的足跡,觀迎客松以千年風骨接引四方客,待云海散開時,方知何為"人間仙境應如是"。
霞客攻略:春賞杜鵑漫山,夏避清涼秘境,秋瞰紅葉綴崖,冬遇霧凇琉璃世界。索道旁偶遇挑山工,方知“云端之路”的重量。
九華山:蓮花秘境的云端漫步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李白一句詩,讓這里香火綿延千年
圖源:池州文化旅游
必打卡理由:地藏道場的晨鐘撞碎山嵐,肉身寶殿的金頂沐日而生輝,九十九峰如蓮瓣綻放。走在禪意浸染的臺階上,在呼吸間感受天地自然。
霞客攻略:乘天臺索道直上十王峰,云海涌來時如立仙宮;祇園寺的素齋“紅燒肉”以豆腐為材,吃的是“以素見葷”的智慧。
瑯琊山:文豪天團的詩酒江湖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歐陽修的名句,讓這座山成了北宋頂流IP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醉翁亭位列四大名亭之首,釀泉水清冽甘甜,深秀湖的綠意能療愈所有焦慮。
霞客攻略:沿“讓泉-醉翁亭-瑯琊古寺”路線徒步,可以看到從唐代至民國歷代名人鐫刻的摩崖石刻和碑刻。秋日層林盡染時,無人機航拍下的瑯琊寺琉璃瓦與紅葉交織,宛如打翻調色盤。
“水是流動的史書,字字濤聲皆回響”
江淮之水
或如吳帶當風,或似劍氣凌霄
在皖南皖北揮灑出截然不同的水墨長卷
圖源:繁昌文旅之聲
蕪湖·板子磯:長江天塹的鋼鐵長虹
"萬里長江此封喉,千秋戰壘鎖東流"
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
濤聲里猶聞歷史驚雷
圖源:繁昌文旅之聲
必打卡理由:萬里長江至此陡然收勢,磯頭碣石上,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彈痕仿佛歷歷在目。立于此,可感江風裹挾著歷史的呼嘯,將"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豪邁注入血脈。
霞客攻略:春乘游船追逐江豚逐浪,夏夜露營觀星河墜江。江岸漁村嘗三刀蟹配蝦籽面,鮮掉眉毛的“長江三白”別錯過。
水墨汀溪:皖南最后的原生態秘境
若《千里江山圖》有聲音
定是這里的溪水叮咚
圖源:涇縣文旅投集團
必打卡理由:在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中,翡翠色的溪流繞石蜿蜒,汀溪蘭香茶山云霧繚繞,負氧離子爆表。
霞客攻略:不管是溯溪徒步,還是溪水漂流,手機隨手拍都是“國家地理”封面;夏夜螢火蟲飛舞時,宛如墜入星河。
采石磯:長江的詩意錨點
李白在此跳江捉月?
不,他捉住的是半個盛唐的文脈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這里是詩仙李白醉臥的“長江第一磯”,更是眼下初夏時節不可錯過的生態秘境——滿目蒼翠,步步成詩。
霞客攻略:登翠螺山俯瞰長江如練,用長焦鏡頭捕捉貨輪與落日同框的工業美學;鎖溪河畔的薛家洼生態園,藏著“長江微笑天使”的最佳觀測點。
八里河風景區:皖北水鄉的生態詩畫
"一河煙雨洗凡塵,八里畫廊入夢來"
皖北平原的水墨長卷在此舒展
鳳凰特約攝影師 鮑偉/攝
必打卡理由:湖洼濕地化身生態博物館,蘆葦蕩藏鷺鳥翩躚。登玻璃棧橋瞰江淮分水奇觀,坐畫舫穿過柳浪聞鶯,方懂"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霞客攻略:三月菜花染金堤,五月芍藥映古橋,十月蘆花作雪飛。
淮南·天目湖:楚風漢韻的翡翠眼眸
"一湖星斗落人間,萬載滄桑凝碧瞳"
舜耕山脈捧出的千年明眸
圖源:小紅書@愛吃香菜的王柯基
必打卡理由:天目湖如藍寶石鑲嵌入舜耕山麓,高聳巖壁掬水成湖,多種礦物質暈染出"湛藍"秘境,讓人心曠神怡。
霞客攻略:昔日采石轟鳴處,今朝湖光映云影。廢棄礦坑涅槃重生,生態修復書寫碧水傳奇。
“磚瓦皆可誦典,草木自有文章”
六尺巷的謙恭丈量精神海拔
包公祠的正氣澆筑城市脊梁
花戲樓的磚雕凝固梨園絕唱
這里每粒塵埃都閃耀著文明的微芒
圖源:小紅書@Sprite
六尺巷:讓出來的中華禮序
“讓他三尺又何妨”這句清代“熱搜詞”
至今仍在丈量中國人的精神尺度
圖源:小紅書@Sprite
必打卡理由:百米小巷,青磚黛瓦,張英家書碑刻立于巷首,桐城派文脈在此生根。
霞客攻略:"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青磚承載著張英的治家智慧。巷尾桐城文廟的雕花門樓,藏著徽派建筑的美學密碼。
亳州花戲樓:磚雕木刻的明清劇場
“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兩般面貌做盡忠奸情”
戲樓楹聯道盡人間百態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作為始建于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的藝術瑰寶,花戲樓在建筑布局、整體設計及裝飾藝術上,都堪稱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對研究中國清代早期、中期建筑藝術和戲劇的發展、雕繪藝術的精華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霞客攻略:花戲樓的磚雕可以說是中國磚雕藝術歷經幾千年演變的巔峰之作,可以用手機微距模式拍攝細節大片。
合肥·包公園:
青天文化的立體史書
"色正芒寒照古今,閻羅殿讓讀書人"
江淮大地最硬核的廉政IP
鳳凰特約攝影師 顏立平/攝
必打卡理由:全園以“歷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來組織游線,以最權威最詳實的歷史資料陳列、文物展示和戲劇表演向世人展現這位生于斯、長于斯、坐鎮開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清正廉潔、執法嚴明、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的人格魅力。
霞客攻略:清風閣內,包公浮雕像不怒自威,廉泉邊聽"清官斷流"傳說。游覽全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了解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
宿州·新汴河北岸雕塑:
楚漢風云的液態史詩
"汴水濤聲說劉項,一河星斗照鴻門"
流淌著霸王別姬的千古絕唱
圖源:宿州文旅集團
必打卡理由:新汴河北岸的雕塑長廊,將大禹治水、楚漢爭霸等史詩定格成青銅群像。這些歷史雕塑,作為宿州城市文化符號,也將成為一代又一代宿州人腦海中永存的印記。
霞客攻略:在這里你可以回顧“大楚興,陳勝王”的經典,也可以瞻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身影,沉睡的歷史人物將為您講述宿州千年往事。
銅陵·銅都:青銅文明的活態展館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李白筆下的千年銅都仍在沸騰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這里是中國銅工業的搖籃,誕生過新中國——第一座銅礦、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和銅業第一股。滾燙的銅水在銅陵綿延不覺,你可以在此感受到三千年冶銅文明的溫度。
霞客攻略:銅官山1978文化街區留存了40年的生活印記,見證中國銅都的崛起。銅官府的青銅器文化長廊展示了4000年的青銅藝術歷史,是了解銅文化的絕佳地點。
“青山埋忠骨,長河涌赤潮”
從大別山麓到淮海平原
紅色基因深植于這片熱土
每一處遺址都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
圖源:鳳凰網安徽
金寨·紅軍廣場:
鄂豫皖的星火燎原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這里的每一塊碑文都在訴說信仰的重量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革命烈士紀念塔塔身正面鐫刻著劉伯承元帥親筆題寫的“燎原星火”四個鍍金大字;紅軍紀念堂內,革命烈士的姓名鑄成血色豐碑。這里不僅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也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
霞客攻略:先后走過革命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墓園、紅軍廣場、洪學智將軍紀念碑、紅軍紀念堂,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訴說著那段不朽的歷史,傳承著偉大的革命精神。
蚌埠·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
打過長江去的史詩現場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偉人的詩句,在這里找到最鮮活的注腳
圖源:小紅書@小丸子
必打卡理由:鄧小平、陳毅曾在此制定渡江方案,展館內電報機、作戰圖再現“木帆船勝軍艦”的戰爭奇跡。
霞客攻略:站在當年指揮部門前,用全景模式拍下今日長江的千帆競發;孫家圩子村的石榴園秋日如火,隱喻著“勝利之果”的甘甜。
淮北·雙堆集:紅色史詩的立體沙盤
"小車推出的江山,從這里開始轉動"
解放戰爭乾坤扭轉的支點
圖源:鳳凰網安徽
必打卡理由:總前委土坯房保留粟裕手繪作戰圖,全景聲戰場模擬廳重現60萬民工支前壯舉。二月楸樹花開時,戰壕遺址化作粉色塹壕。
霞客攻略:參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重走"小推車推出勝利"的支前路線,感受民心所向的力量。
這個5·19中國旅游日
讓我們以科技為舟、文化為楫
在安徽的"錦繡山河"間
開啟屬于自己的"美好旅程"
來源 | 鳳凰網安徽
編輯 | 黃澎、汪芬(實習生) 責編 | 靳曉宇 審核 | 曾佳佳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