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和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為共同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上海崇明法院長興人民法庭攜手崇明區殘聯、長興鎮殘聯(長興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長興鎮司法所、長興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壹街區黨群服務中心、崇明培林學校等多家單位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系列活動。
早市門診“把脈問需”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
5月15日上午,崇明法院長興人民法庭法官走進長興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參與“扶殘助殘”早攤公益集市活動。活動中,法官化身“法治攤主”,現場講述典型案例,耐心拆解法律難點,為殘疾人群體在生活中遇到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常見法律問題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詢服務。
普法課程“精準對接”
5月15日上午,長興人民法庭法官專門下沉到位于壹街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法官工作室,為轄區殘疾人群體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民法典背景下的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普法講座。
主講法官曹彩雲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與殘疾人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方言普法短視頻、典型案件等,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殘疾人在財產繼承、社會保障等方面享有的合法權益以及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授課內容采取“用戶訂制”的創新方式,前期通過廣泛征求殘疾人及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意見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課程內容,贏得在場群眾的一致好評。
巡回審判護航“無聲世界”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
司法有愛,訴訟無礙。5月15日下午,為減輕當事人訴累,長興人民法庭將一起涉聾啞人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搬”到轄區綜治中心進行巡回審判。審理中,為了讓當事人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訴求,承辦法官通過邀請通曉手語的翻譯人員參與庭審、準備手寫板等方式,保障特殊群體的訴訟權益,實現了與訴訟當事人之間無障礙溝通。
為了增強糾紛解決效能,期間,承辦法官邀請轄區殘疾人服務中心、司法所、市場監督管理所等力量參與調解,實現了多元化解工作的合力。經過法官與調解人員的耐心勸解,雙方最終解開心結,握手言和,當庭簽署調解協議。
庭審結束后,承辦法官現場答疑、以案釋法,為前來旁聽的轄區村居干部、治保主任、調解員等開展了一場以“買賣合同糾紛中的常見法律問題”為主題的普法講座。
以法助殘,暖心護殘。崇明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加大對特殊群體的司法服務供給,通過巡回審判、普法宣傳等方式深度賦能基層治理,打通殘疾人司法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更和氣、有溫度的糾紛解決服務。
來源:上海崇明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