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出現了3個重要的芯片信息:驍龍峰會(二代驍龍8至尊版)將在9月23日發布、小米玄戒O1跑分與制程信息公布、nova 14 Pro/Ultra首發麒麟8020。
5月19日,高通沒通知我們深圳灣一號業主,突然就在臺北電腦展上官宣,今年的驍龍峰會↑將于9月23日舉行,比往年早了1個月。
每年驍龍峰會的主角都是新的驍龍旗艦芯片,就是說【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9月就要來了,難怪今年新機節奏都在提前。
【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即SM8850的現有爆料匯總:
臺積電N3P(3nm)工藝,頻率繼續提升,至少20%+性能提升;
第二代Oryon CPU,還是2顆性能核+6顆能效核,補上前代缺失的SME1/SVE2指令集(天璣9400和A18系列都支持)+支持LPDDR6內存,性能提升25%左右;
Adreno 840 GPU,GPU獨立緩存從12MB提到16MB,有單幀級降功耗的技術;
有100TOPS的NPU算力;
性能設定是【安兔兔380萬分級別】。
如果說的是冰箱跑分,就是性能提升19.5%。如果對應的是室溫跑分,就是提升27.6%。
PS:驍龍8至尊版(一加13)安兔兔總分318萬分(冰箱成績),常溫290萬左右(起步溫度27.3度)。
最近兩年,高通和發哥突然卷起來,新品時間從11月、10月底逐漸提前,現在都卷到iPhone更新的9月了——今年可能會看到安卓旗艦和iPhone在同月更新的歷史性時刻(想當年它們還是錯開近半年的)。
以后國產影像旗艦真的該改一下發布時間了,這一代影像旗艦只能當5個月真·旗艦。
而7月發布的魅族22更慘,高通!你魅!“真·旗艦”頭銜只有2個月保質期……
5月19日,小米公布了自家第二顆自研SoC玄戒O1的部分信息。出乎之前所有預料,小米玄戒O1對標的不是驍龍8 Gen 3或驍龍8 Gen 2,而是驍龍8至尊版。
玄戒O1用的是臺積電3nm工藝,而且還是雙X925大核的10核CPU,其跑分已經超過了天璣9400和蘋果A18 Pro。
小米在同日官宣,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將在5月22日晚19點發布。發布會標語是“新起點”。
小米宣稱:
小米2014年開始搞芯片,14年9月澎湃立項,2017年澎湃S1發布。
后面轉向“小芯片”路線,如快充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天線增強芯片、影像芯片等。
在2021年初重啟“大芯片”業務。宣稱截止2025年4月底,玄戒累計研發投入超135億元。研發團隊超2500人,今年預計研發投入超60億元。
【小米玄戒O1】現有消息匯總:
臺積電第二代3nm (N3E) 工藝,190億晶體管,10核心4簇設計,2+4+2+2結構的CPU,2顆3.9GHz的X925 + 4顆3.4GHz的大核 + 2顆1.89GHz + 2顆1.8GHz,緩存大小未知。GPU是Immortalis-G925,也和天璣9400同代(CPU堆料比天璣9400都猛,但畢竟沒有集成基帶,晶體管數量遠低于天璣9400的291億)(將在25年5月22日發布,將由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首發)
(截止到5月19日下午,小米15S Pro已經有31個GeekBench跑分出爐↑)
從玄戒O1的GeekBench跑分,能看到兩顆超大核,竟然是3.9GHz的X925(和天璣9400一樣,但后者是1顆3.62GHz的X925)。這堆料,多核性能確實只有驍龍8至尊版能和它打……
不單是2(X925)+4+2+2的CPU規模巨大,連GPU也和天璣9400同代,是Immortalis-G925。
其實就算官方不公布制程,從架構和頻率都可以確認,制程起碼是和驍龍8至尊版/天璣9400/A18系列同級的臺積電第二代3nm (N3E)工藝——可量產工藝里,只有臺積電3nm,能讓X925超大核跑到3.9GHz(對應GeekBench 6單核3100分)。
玄戒O1與現在的三大旗艦對比:
? 對比驍龍8E,玄戒O1的單核和多核都弱2%左右。超大核頻率低10.8%,但“同頻跑分”高8%;
? 對比天璣9400,玄戒O1的單核強9.2%,多核強6.2%。超大核頻率高7.2%,“同頻跑分”高2%;
? 對比蘋果A18 Pro,玄戒O1的單核弱11%,多核強12%。超大核頻率低3.6%,“同頻跑分”低7%(超大核同頻性能,還是蘋果最強)
小米玄戒O1是190億晶體管,和蘋果A17 Pro是一個水平。
因為少了基帶,NPU也未必會像高通、蘋果、發哥那樣猛堆NPU,所以就算用了“10核雙X925”的CPU,晶體管數量也沒有很夸張。
如果緩存沒砍,只是控制了NPU那些現在感知不明顯的部分,那這芯片起量之后,確實可能“好用不貴”(但從上面“單核性能和頻率”的比值看,玄戒O1的X925緩存,應該和天璣9400一樣是2MB L2,甚至可能超過)。
啊,對了,最后補個【10核CPU】的匯總。10核CPU的SoC芯片,比大家預想的多,按出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小米玄戒O1】2+4+2+2結構的CPU,暫時只知道2顆超大核是X925,GPU是Immortalis-G925(將在25年5月22日發布)
【聯想SS1101】,可能是5nm工藝,10核CPU為2+2+3+3搭配(Arm v8),2x超大核3.29GHz + 2顆1.9GHz+ 3顆2.83GHz+3顆1.71GHz(見于25年5月8日發布的YOGA Pad Pro 14.5 AI元啟版。可能是聯想鼎道智芯的產品?)
【三星Exynos 2500】10核CPU,1+2+5+2結構的X925+7顆A725+2顆A520,3.3GHz的X925超大核+2顆2.75GHz的A725+5顆2.36GHz的A725+2顆1.8GHz的A520。Xclipse 950 1306MHz的GPU(25年1月26日就出現在GeekBench 6數據庫,但至今還沒發布。單核2358/多核8211,可能由小折疊Galaxy Z Flip7首發)
【蘋果M4】280億晶體管,臺積電N3E工藝,滿血版是4大6小的CPU配16GB內存,三缸版是3大6小的CPU配8GB內存,架構比A17 Pro都新。性能核4.4GHz,16MB L2;能效核2.85GHz,4MB L2。10核GPU是1.47GHz,160EU+1280ALU(24年5月7日發布,首顆在iPad Pro上首發的M系列芯片)
【三星Exynos 2400/2400e】三星4nm(4LPP+)工藝,1+2+3+4結構的10核CPU,1顆3.2GHz的X4 + 2顆2.9GHz的A720 + 3顆2.6GHz的A720 + 4顆1.95GHz的A520(Exynos 2400e是把X4降到3.1GHz),Xclipse 940 GPU(基于AMD RDNA 3,6 WGP。代號Magellan,即麥哲倫)(在2024年1季度發布,和驍龍8 Gen 3同代,見于部分地區的三星Galaxy S24/S24+/S24 FE)
【蘋果M2 Pro殘血版】6大+4小的10核版,最高頻3.5GHz(見于MacBook Pro 14英寸),GeekBench 6單核2641/多核12109
雖然偏題,但也不得不提:
9核CPU的【Google Tensor G3】,三星4nm工藝,極為特殊的9核心設計,1+4+4。1顆2.91GHz的X3+4顆2.37GHz的A715+4顆1.7GHz的A510,Mali-G715 MC10(性能和能效拉胯,還不如發哥和高通的次旗艦新品。CPU單核干不過Exynos 2200,能效刷新低,還不如自家G1、Exynos 2200和驍龍8 Gen 1。GPU也贏不了Exynos 2200,大概天璣9000級別。2023年10月4日發布,見于Google Pixel 8系列)
【聯發科Helio X20】(MT6797,Helio譯做“曦力”),臺積電20nm工藝,首個2+4+4的10核3叢集結構CPU,手機史上首顆10核CPU的SoC。2顆2.1GHz的A72 + 4顆1.85GHz的A53 + 4顆1.4GHz的A53,Mali-T880 MP4 @ 780MHz(理念非常超前,在2015年5月發布的芯片就用上3叢集設計。但過于超前,成了先烈。當時的arm和安卓都沒準備好,成了“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典故出處)。
聯發科Helio X23(MT6797D)、X25(MT6797T)、X27(MT6797X),看后綴就能知道4顆芯片頻率遞進關系。
【聯發科Helio X30】MT6799,臺積電10nm工藝,2+4+4的10核3叢集結構CPU,2顆2.6GHz的A73 + 4顆2.2GHz的A53 + 4顆1.9GHz的A53,PowerVR 7XTP-MT4 @ 850MHz(2017年二季度發布,工藝和大核架構都不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