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近年,“幸存”的大小房企涌入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這兩座超級大都市憑借絕對實力,更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5月19日,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2025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略降,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
4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1%轉為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上漲0.1%和0.5%,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2%和0.1%。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與上月相同。
可以看到,4月份北京及上海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跑贏”全國市場,仍然穩中有進。
而事實上,自2024年末以來,關于中海已在北京的放大布局。據不完全統計,在2024年12月至今年3月的四個月時間內,中海于北京月月有“進賬”,拿下四宗地塊,土地出讓金合計約235.88億元。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觀點指數整理
若算上11月29日成交的朝陽區酒仙橋地塊,五宗地塊耗資達389.2億元--這一數據幾乎是2024年全年,中海地產新增土地總地價806.1億元的一半。
過去一段時間的“密集”布局,也影響到中海在北京的推盤入市節奏。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海又有項目“上新”。
“巨無霸”地塊入市
5月18日,中海·萬吉玖序開盤。當天下午流傳出的宣傳海報來看,項目首開銷售約63.7億元。
對于這一成績,市場看法不一。
項目用地成交于去年11月29日,這原本是一宗備受關注的“巨無霸”地塊,其全稱為“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舊城區改建項目1019-0014地塊、小紅門鄉剩余土地一級開發項目XHM-10、12地塊、十八里店朝陽港一期土地一級開發項目1303-692、683、1301-L01、L02地塊”。
不難看出,該地塊由三個子地塊組成。其中,小紅門地塊打造為“時光之境”,在今年3月20日取得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3.24萬平方米,準售房源為3#至7#共計5棟住宅樓,批準銷售套數258套。自今年3月30日開盤以來,已簽約41套,成交均價7.77萬平方米,去化率約15.89%。
十八里店朝陽港地塊打造為“朝陽ONE”,項目于今年4月1日取得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8.76萬平方米,準售房源共計11棟住宅樓,批準銷售套數594套,自今年4月13日開盤以來,已簽約70套,成交均價7.68萬平方米,去化率約11.78%。
酒仙橋地塊打造為“中海·萬吉玖序”,也是三個地塊中取證最晚的。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顯示,該項目于4月27日取得首張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7.06萬平方米,準售房源共計8棟住宅樓,批準銷售套數332套房源,擬售均價在11.77萬元/平方米-13.5萬元/平方米。
由于網簽數據更新有滯后性,目前還未顯示成交信息。不過,也有市場消息稱,項目早在五一假期期間就開始鎖房。
“中海·萬吉玖序”全系為四居戶型,面積段覆蓋168平方米至372平方米。從公開信息來看,其中171-253平方米的戶型為區域內主流產品,套總價約在2000萬至3000萬之間,若以此數據再加上官方在開盤首日披露的成交額63.7億元來計算,該項目已銷售約250套,約為此次批準銷售套數的七成多。不過,最終還是需以網簽信息為準。
據悉,這是中海在北京推出的第二座“玖序系”頂豪產品,另一座為中海·京華玖序,也即中信城五期。項目規劃506套住宅,包括7套四合院,以及499套洋房/小高層住宅。
中海·京華玖序于2024年6月、12月,2025年3月分別取得三張預售許可證,499套洋房/小高層住宅已全部取證,目前已網簽272套,去化率約54.51%,成交均價在17.5萬元/平方米-18.3萬元/平方米。就這一單價水平而言,去化表現相對理想。
而在萬吉玖序之后,中海有望在月末推出第二個新盤項目--中海·麗澤叁號院,這也是中海地產今年在北京拿下的首宗項目。
地塊成交于今年1月16日,由中海地產以40.08億元底價摘得,擬打造為北京第六座藏鋒系產品,此前五個分別為甲叁號院、京叁號院、興叁號院、和瑞叁號院、豐和叁號院。
麗澤叁號院共規劃11棟樓,包括3棟9-11層的低密洋房,以及8棟13-18層的小高層,共計532套房源。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顯示,該項目已于5月19日進行預售許可審核,將在近兩天正式取得預售許可證。此次審核涉及該項目的兩張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共計約5.78萬平方米。
此外,麗澤叁號院在今年4月開放了樣板間,再結合市場消息來看,預計能夠實現月末開盤。
無論是萬吉玖序還是麗澤叁號院,項目也均需面臨板塊內的競爭。有的是來自其他房企,有的則是來自中海內部。
例如,萬吉玖序所在的酒仙橋地區有另一個新盤項目“北京宸園”,項目是由中建智地打造,所在用地也是北京首次以組團形式供地并成交,成交價達112億元。
從2024年6月拿地到2024年10月正式開盤,大約是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開盤首日銷售額達到61.5億元,目前已經清盤。
在供地形式上,有市場看法認為北京宸園為北京市場打了個樣。從區域板塊的角度,也為后續的中海地產鋪墊了市場熱度。
麗澤叁號院則面臨“內部”比拼。項目北面直距離線500米左右,是“中海麗金府”(中海峯澤璟苑),項目于4月15日取得兩張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8棟住宅樓,共計500套住宅,準許銷售面積約7.76萬平方米。
項目于4月30日首次開盤,據此前的宣傳海報,五一期間,案場成交套數對應房款總額約3.2億元。不過,網簽信息顯示,兩張預售證共計網簽44套住宅,以此計算去化率僅為8.8%。
5月15日,中海麗金府取得第三張預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10.25萬平方米,準許銷售5棟住宅樓,共計560套住宅,擬售均價在12.16萬-13.78萬/平方米。由此,中海麗金府規劃的1060套住宅已全部取證。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麗金府的第三張預售證與麗澤叁號院正式取證時間較為接近,無論后續加推/正式開盤時間是否錯開,都難逃正面較量。
兩個項目也均是當下討論度較高的“好房子”,若細究,最大的差異大概是在戶型上。據悉,麗澤叁號院以四居室為主,配以少部分的五居戶型;麗金府則是三居為主,加上部分四居。
戶型上的相互補充,實現豐儉由人,也使得中海“包攬”了板塊市場。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及公開資料 觀點指數整理
中海的北京戰局
事實上,放大品牌在板塊內的優勢,是中海于北京市場的一貫操作。
從公開信息來看,1995年中海地產在北京推出首個項目,至今正好三十年。這期間,中海地產也已經打造了近百個項目。
早年間,房地產市場熱火朝天,企業在全國各地落子均不足為奇。而近年隨著市場回歸理性、玩家出清,中海的北京戰局又得以被重新關注。當然,這也與其在北京市場的“高調”相關。
體現在土地市場上,中海地產再次受到關注是源于2022年。
2022年全年,中海系列公司新增50宗土地,拿地金額約達1208.7億元,新增貨值為2403.4億元。
其中,中海系列公司(不含中海宏洋)全年新增40幅土地,總地價1107.2億元,權益地價863.8億元;新增總樓面面積739萬平方米,權益面積609萬平方米。
即便“全面撒網”,北京仍是中海的拿地重點。年內,中海在北京新增9個項目,石景山、海淀、豐臺各2個,順義、昌平、大興各1個。北京區域新增土儲占比達22.5%。
此外,當時有數據顯示,2022年的房企在京銷售額中,中海是唯一實現權益銷售額突破300億元的房企。
2023年,中海于內地23個城市及香港新增43幅土地,新增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為764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706萬平方米),總地價1342.1億元(權益地價1226.6億元,同比上升42%)。
其中,在四大一線城市一共拿了12個項目,總建筑權益規模合計322.53萬平方米,占比約45.54%,拿地金額共731.3億元,占全年拿地金額的59.54%,接近六成。
這12個項目中,有6個位于北京,具體2個位于石景山、3個位于豐臺、1個位于昌平。北京區域新增土儲占比達13.95%。盡管數量占比略有下降,但2023年中海的在北京的投入力度并不低。
僅在10月,中海就斥資約88億元拿下豐臺區北宮鎮及豐臺郭公莊地塊。全年,中海在京拿地總金額達255億元,成為拿地數量、拿地總金額雙料第一,延續了2022年的市場地位。
2024年,中海于內地12個城市新增22幅土地,新增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為416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389萬平方米,總地價806.1億元,權益地價人民幣696.3億元。
無論是拿地數量還是總地價,均較前一年近乎減半。在全年的新增項目中,4個來自北京市場,北京區域新增土儲占比達18.18%。
拿地數量進一步減少,不過憑借年末的兩宗超百億地塊,中海繼續穩坐拿地金額最多的企業。而實際上,2024年北京出讓的超百億地塊也僅有三宗。
數據來源:企業年報及公告 觀點指數整理
一方面是“任性”拿地,另一方面,中海近年在北京的項目鮮少與其他房企合作,大多為獨立操盤。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合作項目少,中海在項目的推盤入市節奏上更能掌控。。
項目的拿地、入市節奏,也影響著銷售表現。
2022年,中海在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廈門及天津銷售回款理想,各城市均超過100億元。2023年,中海系列公司合約物業銷售額上升5.1%至3098.1億元。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廈門、天津、成都和西安七個城市合約物業銷售額均超過100億元。2024年,銷售回款超過100億元的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其中上海超過400億元,北京超過200億元。
按大區來看,2022年-2024年,中海北部大區合約物業銷售額分別為773.4億元、911.2億元、559.4億元,占全年合約銷售額的26.2%、29.4%、18%。
去年末成交的兩宗百億級地塊中, 11月29日拿下的中海·萬吉玖序已經開盤,12月拿下的中海麗金府已經全部取證并也已經開盤,這兩處項目的去化成績將在中海今年的業績中有所體現。
而今年以來,除了1月16日以40.08億元底價摘得的豐臺西南郊冷庫地塊外,2月,中海億10.24億元購入昌平區項目;3月,其繼續斥資75.02億元購入海淀地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