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時節剛到,禁燒政策又收緊了。村口大喇叭天天喊,田里無人機來回轉。農民站在金黃麥田里,手里攥著鐮刀直發愁。
“麥茬不燒,病蟲害會不會鬧得更兇?”老輩人都說“燒荒是個寶,肥田少不了”,現在咋就不讓燒了?禁燒政策實施多年,農民的難處為啥還沒解決?
過去燒秸稈能滅蟲卵,草木灰還是天然鉀肥。如今衛星盯著、干部守著,冒點煙就有人來管。
專家說焚燒污染空氣,可農民看著粉碎還田的秸稈直搖頭。
“粉碎機碎秸稈還田,可這茬子不爛乎,麥苗咋扎根?”算筆經濟賬,每畝粉碎還田多花50元,成本實實在在增加。
更愁人的是,秸稈里的蟲卵跟著入土,病蟲害今年明顯多了。
玉米螟把葉子啃得像破網,出苗率也跟著往下跌。
農民心里犯嘀咕:過去燒了千百年,咋現在成了污染源?
環保賬確實得算,PM2.
5、一氧化碳這些危害不能忽視。
可為啥不能想想辦法,讓環保和種地別這么對立?
湖南華容縣試過劃片限時燒,指定日子里點火,干部盯著消防車守著。老百姓說這辦法實在,比“一刀切”禁燒強多了。
參考內容里提過,秸稈能還田做肥料、過腹當飼料、甚至發電做原料。
可這些門道在農村推廣開了沒?農民能不能真正受益?秸稈還田得用腐熟劑,深翻耕作也得費功夫,這些技術誰來教?
要是秸稈能賣錢,誰愿意冒著風險點火燒?老張頭去年燒半畝地被罰2000元,這事在村里傳了好久。
農民不是不想配合政策,關鍵得有可行的解決辦法。禁燒不是目的,讓農村既環保又讓農民好種地,才是真本事。
2025年了,政策能不能更靈活點?
別讓農民夾在中間難做人。
“地里長糧食,鍋里才有飯”,老輩人的話糙,理卻不糙。秸稈綜合利用說了多年,可落地的成效到底咋樣?
咱農民就盼著,秸稈能有好去處,種地別再這么難。你家要是有幾畝地,這秸稈你想咋處理?
支持嚴禁焚燒,還是希望有合理的開口?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咱農民的事兒,就得一起琢磨。
關注天氣號,了解更多三農天氣和政策動向。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政策以當地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