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原標題:施工現場的“安全三劍客”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靜 通訊員 曾艷芳
在長沙黃花機場改擴建工程東隧道施工現場,中鐵建工集團的安全負責人姜滿滿、魏紅標、王云被工友們稱為“安全三劍客”。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下穿機場不停航施工、最大埋深37.4米的單洞雙線隧道,“安全三劍客”憑借一套精密的“劍法”,為安全生產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五一”期間,姜滿滿牽頭,模擬掌子面發生坍塌組織應急演練。魏紅標、王云二人協同作戰,模擬真實場景,全面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全體參演人員通過實戰演練,系統掌握了應急響應流程及救援技能。
姜滿滿被稱為風險管控“智多星”。面對項目地質條件復雜、交叉作業頻繁等挑戰,作為安全總監的他將隧道坍塌等風險源劃分為紅橙黃藍四級,形成動態風險數據庫。“隱患排查不能‘走過場’,必須形成‘發現—整改—驗證—反饋’的閉環鏈條。”
姜滿滿強調全員參與隱患排查的重要性,并按照在場工人5%的比例,聘請農民工擔任群安員,構建起“班組自檢、安全員日檢、項目部周檢”的三級排查制度。項目連續3年未發生安全事故。
安全員魏紅是隱患追蹤者,他堅持全天候巡查,每日進入隧道,對掌子面支護、通風系統等關鍵環節逐一排查。“問題必須立行立改,這是為我們的安全考慮。”堅持隱患銷號“雙確認”,安全員與班組長共同簽字確認整改完成。項目連續3年隱患整改率達到100%。
在項目現場,采用“人臉識別閘機+安全教育平臺”的雙重驗證機制,全員安全教育覆蓋率達100%。安全教官王云針對隧道開挖、支護、襯砌等工種,定制化推送“風險告知卡+工藝操作短視頻+事故警示教育”組合包,實現“一人一冊”精準培訓。“讓工人親身體驗‘受傷’的模擬情境,確保班組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流程。”王云再三強調應急演練的意義。“老王的安全課,其驚險程度堪比懸疑大片!”新進場的工人對王云的培訓記憶猶新。
姜滿滿每日卸下壓力的那一刻,便是能在帶班日志上寫下:“今日隱患0,風險可控。”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