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有一位國民黨起義將領,來到人民軍隊后很受重視,一度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一縱司令員,就是萬毅將軍。
萬毅跟多數起義將領不同,他不是在解放戰爭后期,為了謀生路和前程才宣布起義的。萬毅是原張學良東北軍將領,接觸共產主義思想比較早,積極主張抗日,并且1938年就秘密入黨了。四年之后,萬毅來終于到了解放區,得到中央首長的歡迎和欣賞。
所以無論思想覺悟還是帶兵經驗,萬毅這種起義將領,才是真正的典范,經得住考驗。此后我黨我軍也非常信任他,1945年日軍投降,中央決定讓萬毅發揮優勢,將他派回老家東北工作,成為后來四野體系的重要一員。
萬毅奔赴東北時,職務為山東軍區東北挺進縱隊司令。后來萬毅出任東北民主聯軍一縱司令員,這個職務的含金量有多高?一縱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央紅軍時期,該部的核心,是彭老總帶出的老紅三軍團主力部隊,戰斗力極強。萬毅能夠出任一縱司令員,可見德才兼備、深受中央信賴。
但1947年發生了一件事,萬毅同志意見很大。原來在這一年5月份,上級突然下達了人事命令,安排李天佑執掌一縱。這樣一來相當于讓萬毅交接出軍權,不再直接帶兵打仗了。可萬毅本身是東北人,很熟悉戰場形勢,并且在指揮方面也沒出什么錯,能力和表現都是沒有問題的。
既然如此,為何要換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戰區首長喜歡“雙紅一”干部,主張用熟不用生。倒不是不信任萬毅,但明顯更青睞李天佑這樣的老紅軍。尤其李天佑在紅三軍團、紅一軍團都工作過,對部隊、官兵十分熟悉,讓他帶一縱能夠做到如臂使指。具體軍事才能方面,李天佑也不在萬毅之下,于是就這樣決定了。
萬毅想不通,多次找領導反饋無果,心里憋著氣。但他的黨性很高,決定服從安排。為了安撫萬毅,最后還是分管政治和干部工作的羅帥,拿出一個柔和折中的方案,繼續讓萬毅留在一縱,改任政治委員,至少級別沒有任何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李天佑剛一執掌王牌縱隊,就迎來了著名的四平之戰。結果這一戰打得不太理想,在國軍名將陳明仁的嚴密布防面前,李天佑所部攻城未果損失較大。
直到1948年3月,萬毅才重新回到指揮崗位,出任新成立的東野5縱司令員。萬毅心情大好,盡管他是整個人民軍隊中,在解放戰爭時期唯一的一位“5縱司令員”。因為此前西班牙的內戰典故,當時我軍軍隊建制下,比較避諱5縱這個番號,兄弟野戰軍都沒有5縱,跳過去直接建立6縱。起初東北野戰軍也沒有這個番號,但兵力增長實在太快,已經按順序編到了12縱,于是最終啟用了東野5縱的新番號。
萬毅軍政經驗豐富、大局觀強,適合帶新部隊快速形成戰斗力。他的革命貢獻和品德,受到廣泛認可,并且作為早期起義將領,很有代表性和統戰作用,1955年萬毅獲得了中將軍銜。如果沒有在一縱時的那個插曲,萬毅的軍功和地位或許會更高,畢竟一縱的整體實力,顯著高于新成立的部隊,能打更多大仗。李天佑在55年被評為上將。萬毅將軍十分長壽,活到了90歲高齡,于1997年病逝。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