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士日內瓦換到韓國濟州島,中美雙方談崩了?被扣上無端罪名后,中方回應反將一軍!
距離中美關稅談判已經過去了幾天時間,第一次談判大家也都知道,是在瑞士日內瓦,中美雙方給退一步,將關稅撥回到4月2號之前的狀態,同時留下90天緩沖期。
對于之后的落實,其實很多人心里是打鼓的,畢竟大家也都見識過了特朗普政策的朝令夕改,包括美國國內,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政府很多政策的不確定性,誰也不敢保證,明天他會不會撕毀協議,重新對華砸下關稅大棒。這一點我們同樣看得清清楚楚。
而就在中美互降關稅之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韓國貿易部長放出了一個重要消息,在韓國濟州島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 與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舉行了會談。只不過,對于會談的具體內容,韓國方面沒有給出具體說明,對此次會晤中美雙方也都守口如瓶,從這一點也不難判斷,這次談判大概率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否則不會如此隱秘低調。換句話來說,談判沒有達到預期,甚至有談崩的可能。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時隔五天之后再接觸,雙方必然是要磋商下一步關稅減免的具體操作進程,期望收獲更多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成果,但是中美雙方都沒有披露任何實質性內容,可見談判并不順利。
而且據外媒報道,美國這邊又制定了一份制裁中國企業的黑名單,主要是針對中國芯片行業,計劃將更多中企納入到出口黑名單,從而維護美國所謂的“國家利益和外交利益”。還是熟悉的配方,先扣上“莫須有”的罪名,然后砸下制裁大棒。只不過,面對美國的變臉,中國并沒有像其他幾個國家那樣“屈服”,而是在協議基礎上發聲,反將美國一軍。
中國商務部敦促美方,盡快停止232關稅措施。這一要求直擊中美貿易痛點,因為在此次談判成果中,美國不僅保留了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征收的關稅,還保留了232關稅措施。
這些關稅措施的涵蓋汽車、鋼鋁制品等產品,對所有進入美國的這些產品全都征收額外關稅。如果汽車出口想獲得關稅豁免,就必須在美國境內進行組裝。這也再次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意圖,把制造業逼回到美國國內。
實際上,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財長貝森特就曾明確表示,這些關稅會保留。因為美國會在將來生產自己的鋼鋁缺口。而232關稅條款會保護美國的工業。顯然,特朗普有自己的算盤,目前關稅的讓步,還只是其戰略中的一小步。
所以,中方此次發聲,就是在進一步試探美國在貿易磋商上的誠意。一邊同美國保持接觸,一邊敲打美國。中方明確表示,美方這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徑必將造成3個嚴重后果,第一,它會損害別國利益,第二,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第三,也無益于美國產業發展。
也就是說,美國這樣做,將造成“三輸”局面。對此,中方也給美方指明了一條出路: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各方關切!下步,看看美國經濟無法突破困局的情況下,能不能回到談判桌,如果不回來,那就還是那句話:要打,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