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蒼南縣漁塘口菜市場煥新開業,蒼南縣靈溪鎮又添一生活趕集好去處。從曾經臟亂無序的“馬路市場”,到簡易臨時菜市場,到當下嶄新規范的現代化市場,漁塘口菜市場的誕生、蛻變背后,凝聚著多方力量,其中一股持續強勁的“執法藍”力量,長久發力,讓“臟亂堵”變身“凈序美”。
鐵腕整治,還路于民
漁塘口菜市場開業當天,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靈溪中隊城南工作組組長楊俊春早早來到現場。“興奮得睡不著,天沒亮就來了。”楊俊春感慨道,“和這片區的群眾、商戶打了多年交道,現在看著這全新的菜市場,沿線規范有序的道路環境,真是高興。”
原來,早在多年前,隨著漁塘口菜市場周邊生活住宅區的建設和完善,越來越多群眾集中生活于此。為方便大家生活,江灣南大橋附近衍生出“馬路市場”,不少商販沿街占道經營。雖然給群眾生活物資采購帶來一定便捷,但周邊垃圾遍地、停車混亂、交通出行受阻等問題也接踵而至。
面對自己的管轄轄區,楊俊春早早發現問題,提出“巡查勸導+依法整治”方式,勸離占道經營流動攤販,依法處置非機動車車道違停車輛,規范沿街無序停放的非機動車等。
早上六點,晚上八點,在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靈溪中隊隊員們日復一日地堅守下,“馬路市場”漸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規范有序的道路環境。
整改前
整改后
疏堵結合,長效管理
道路雖回歸有序,但“馬路市場”問題并無根解。楊俊春心里清楚,整治后如何預防問題反彈是根本。思來想去,楊俊春有了設置臨時疏導點的想法。在征集多方意見后,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靈溪中隊隊員們一一對接各商戶,告知、指導每一商戶。
就在現漁塘口村菜市場選址處,有了一個漁塘口臨時疏導點,數十家流動攤販有了“歸宿”。隨著疏導點投用日漸成熟,漁塘口臨時疏導點改名為漁塘口臨時菜市場,現在進階為漁塘口菜市場。
為杜絕攤販私占亂擺,引導商戶規范經營,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靈溪鎮漁塘口社區,組織各商戶進行攤位公開抽簽分配。
“自從有了臨時疏導點,大家再也不用東奔西跑了。后來有了臨時菜市場,大家都有了固定攤位,歸屬感強了不少。眼下,全新投用的菜市場就更好了。”一位老攤主表示。
拔高要求,堅守為民
在漁塘口菜市場外圍設有50個非機動車位、停車棚、商戶三輪車停放區和居民自產自銷點。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靈溪中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硬件配套設施的跟進,對市場周邊環境管控加分不少,但對我們工作開展也提出更高要求。”
當下,漁塘口菜市場雖已正式投入使用,但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周邊環境和市場秩序管理絲毫不松懈。
每天,靈溪中隊城南工作組工作人員雷打不動嚴查江灣南大橋、宋橋庭院周邊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違規行為。同時,聯合社區、商戶及居民,組織環衛力量,不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重點解決市場外圍廢棄菜葉、污水橫流等問題。
(通訊員:陳巧)
來源:蒼南綜合執法
加小編微信:cnw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