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言之鑿鑿,說得絕對的,都值得深度懷疑。
——坤鵬論
第十三卷第四章(8)
原文:
但,我們倘在別方而假設普通定義應用于通式,
例如“平面圓形”與其它部分的定義應用之于“本圓”〈意式圓〉再等待著加上“這實際上是什么”〈這通式之所以為通式者是什么〉,我們必須詢問這個是否全無意義。
解釋:
但是,如果我們在別處假設普遍性定義用于通型,
比如:“平面圓形”與其他部分的定義用于理型之圓,
再繼而加之“這實際上是什么”(也就是這通型為什么是通型),
我們必須要問這個是否完全沒有意義。
讓我們用“網購商品詳情頁vs實物”的比喻來更好地理解這段話。
它其中所揭示的核心問題是:
當柏拉圖試圖用現實世界的定義(如“平面圓形”)去描述理型世界的“本圓”(完美圓)時,
就像是:
?商品頁描述?(現實定義):
“直徑60cm的EVA材質圓形地墊”
而這是對具體圓形物品的描述。
?而理想圓的概念?(理型定義):
“到定點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
這是數學上對完美圓的描述。
亞里士多德尖銳地指出:如果把具體圓的定義生搬硬套到“理型圓”上,就如同:
直接用“直徑60cm的EVA材質”來描述數學中的理想圓,
最后還要追問“這個理想圓本質上是什么?”
結果就是邏輯混亂,就像問“愛情本質上是不是粉色”一般荒謬。
亞里士多德的這段論述直擊到了理型論的根本矛盾,
即:如果理型世界的事物需要借助現實世界的屬性來定義,
那么,所謂的“完美原型”就失去了獨立性,反而要依賴不完美的現實來理解自己。
這個質疑一直爭論不休,后來導致了中世紀的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
坤鵬論用“電子寵物貓vs真貓”這個例子來講述一下。
其哲學背景是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事坤鵬論曾在《你不成功,可能是你還不夠簡單!》講過,你可以去看看。
14世紀哲學家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它直接批判的是當時盛行的“實在論”,類似于柏拉圖理型論,
實在論認為,“貓”這個概念是獨立存在的實體,
唯名論主張,“貓”只是我們給相似生物貼的標簽。
假設我們定義:
?真實貓?:一種有新陳代謝、能自主繁殖的哺乳動物。
?電子寵物貓?:屏幕中按程序活動的像素集合。
當有人說這兩者共享同一個“貓”的理型時,奧卡姆派會追問出其?致命矛盾?:
第一,如果電子寵物貓也要符合“新陳代謝”的定義,那么就必須要改寫其定義,但這背叛了它的本質;
第二,如果堅持原有定義,那么電子寵物貓本質上就不是貓,只是同名而已。
同樣道理,當我們爭論AI是否具有人格時,也得面臨亞里士多德式的拷問:
人格的傳統定義?:包含自由意志、道德責任、自我意識。
?AI的運作本質?:算法驅動的數據處理器。
那么,當有人宣稱AI也有人格時,其本質就是:
第一,要么篡改“人格”的定義,淪為語言游戲。
第二,要么承認AI與人類存在實質共性,需證明算法能產生意識。
以上都揭示了包括理型論在內所有“同名不同質”理論的致命傷——?定義內部的自殺性矛盾?,
也就是,當理型世界的事物需要靠現實定義支撐時,理型必然喪失獨立性;
當現實事物需要靠篡改定義才能符合理型時,認知體系必然會崩塌,
正如將電子寵物納入生物分類學,會導致整個學科框架失效。
原文:
這一補充將增加到原定義的那一要素上面?
補充到“中心”或“平面”或定義的其它各部分?
解釋:
這補充的一項應該加到原來的定義的哪一個要素之上?
加到“中心”或是“平面”或是定義的其他部分?
原文:
因為所有〈在意式人中〉怎是之各要素均為意式,
例如“動物”與“兩腳”。
解釋:
因為所有怎是的各要素都為理型,
比如:“動物”和“雙足”。
原文:
又,這里舉出了“平面”的意式,“作為意式”就必須符合于作為科屬的涵義,作為科屬便當是一切品種所共通的某些性質。
解釋:
再者,這里列出了“平面”的理型,“成為理型”就必須符合作為種屬的含義,作為種屬而言更當是所有品類所共通的某些特征。
這句話的意思是,柏拉圖認為存在一個完美的“平面”理型,是所有具體平面事物的原型。
而亞里士多德則指出,如果“平面”作為理型存在,它必須具有類概念(種屬)的特征,也就是能夠涵蓋所有具體平面事物的共同屬性。
“作為科屬便當是一切品種所共通的某些性質”,即類概念,其本質在于包含下屬所有子類的共同屬性。
比如“動物”作為種屬,包含“人”、“馬”等子類共有的生命、感覺等屬性。
亞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說,如果理型要具有認知意義,就必須像類概念一樣體現事物的普遍共性,但柏拉圖卻把理型當作獨立存在的實體,這會導致“第三人悖論”(需要無限多的中間理型)。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