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消費者逐漸形成了智能即安全、科技即豪華的認知慣性。這種趨勢使得許多車企將資源集中投入在表面配置上,通過音響、大屏和真皮座椅等顯性配置,將車輛打造成移動的精裝空間。然而,奇瑞認為,汽車世界的豪華與科技如同璀璨繁星,而安全才是托起這片星空的基石。沒有安全的守護,再耀眼的配置也將黯然失色。就像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所說:“奇瑞把安全作為‘底線’,對安全技術、安全品質的追求,永遠沒有‘天花板’。”
奇瑞的安全之旅已歷經28載春秋,期間,奇瑞在主動安全、電池安全、救援安全、碰撞安全、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七大領域堅守底線,旗下41款車型榮獲五星安全評級。奇瑞以冗余設計確保安全領先,用全優答卷重新定義了汽車安全。
奇瑞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徐有忠表示:”面對電動化、智能化對汽車安全提出的全新要求,奇瑞構建了覆蓋全人員、全過程、全工況、全方位、全市場的全維安全防護體系。“奇瑞的安全體系架構,恰似一張精密編織的安全網絡。從電池化學特性到智能駕駛算法,從嬰童座椅防護到行人碰撞保護,從-40℃極寒到120℃高溫環境,從中國路況到全球法規,奇瑞將安全觸角延伸至每一個潛在風險點。
而當行業還在爭論"安全冗余"的成本代價時,奇瑞已用硬核技術給出答案。奇瑞獵鷹700駕駛輔助系統以0.15秒反應速度實現135km/h AES緊急避讓,比人類反應速度快10倍;Ai數字底盤2.0通過1000次/秒的路面預瞄,讓CDC減震系統實現"磁浮級"平穩;更有量子通訊加密技術構筑信息安全護城河,"零破解率"的防護體系讓車輛成為移動安全堡壘。這種技術創新的底氣,源于奇瑞對安全研發的"過度投入"——李學用強調的"超千億資金"不僅用于硬件迭代,更構建起虛擬場景仿真、全球實車驗證的閉環生態,讓安全技術在百萬級場景訓練中持續進化。
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邏輯,在風云A9L的"720度籠式安全設計"中展現得淋漓盡致——6處2GPa熱成型鋼核心部件、五縱八橫車身結構、航空級鋁材占比達88%,甚至將國標無要求的鉆卡試驗(40km/h)納入常規檢測體系。
站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奇瑞用全維安全體系交出了一份"理工男"式的答卷。當新能源賽道的安全爭議頻現時,這家堅持"過度投入"的企業,正以毫米波雷達般的精準、航母鋼板般的堅韌,將安全基因熔鑄于每一顆螺絲釘。或許正如徐有忠所說:"安全不是某個部件的單打獨斗,而是整個體系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奇瑞選擇做那個永遠抬高底線、永不停歇的攀登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