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嚴利君 通訊員 田亞南)5月的宜君,芍藥花肆意盛放,槐花香悠悠飄蕩,處處綠意盎然,滿是夏日的生機。
近年來,宜君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立足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稟賦,在守住生態底線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招商引資,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宜君的“綠色家底”釋放出雙重價值。夏季平均氣溫19℃,森林覆蓋率超5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0天以上,良好的資源優勢不僅適合游客避暑休閑,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理想條件。
4月以來,全縣上下搶抓管護黃金期,針對低溫凍害開展補救措施。縣核桃產業發展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加強水肥管理、凍后復剪和病蟲害防治,幫助樹體恢復元氣。目前,全縣15.1萬畝核桃林已全面進入夏季管護階段,通過“換良種、巧施肥、細間作”等六項關鍵技術,促進核桃產量和質量提高。
如果說田間地頭是生態產業的“第一車間”,那么彭鎮工業園區則是宜君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的“加速器”。沿著包茂高速駛入宜君縣科技工業園區,陜西老蜂農藥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6000瓶/小時的蜂蜜水生產線正高速運轉。純凈的山泉水與當地槐花蜜在管道中交融,經過無菌灌裝后,貼著“彭祖蜜”標簽的天然蜂蜜水整齊碼放,即將發往全國全世界各大商超。陜西老蜂農集團不僅打造了蜜蜂文化博覽館和戶外研學區,更通過“公司+集體經濟+農戶”模式,直接帶動10個村集體、500戶農戶參與養蜂,預計今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們的蜂蜜水不添加任何人工甜味劑,原料來自全縣1萬多箱中華蜂采集的200多種中藥材花蜜。”公司董事長陳明濤介紹,依托彭祖養生文化,產品還融入“藥食同源”理念,成為文旅市場的爆款。4月24日,縣電商協會組織本土主播走進生產基地直播帶貨,單日銷售額突破50萬元,讓深山蜜香飄向更遠的地方。
除了舌尖上的“甜蜜經濟”,宜君的山水間還藏著“行走的課堂”。宜君縣的“藥谷奇遇記”研學游持續升溫,孩子們跟著農科院專家辨認黃芩、柴胡等中藥材:“這些都是宜君的‘山珍’,既能入藥,又能觀賞。”據悉,當地已將200余種野生中藥材轉化為文旅資源,推出中醫藥康養路線,2024年已接待游客上萬人次。
如今的宜君,處處都是“生態生意經”。山上的樹成了“綠色銀行”,田里的果變成“致富密碼”,連空氣都成了“吸金法寶”。當地人都說:“守住了綠水青山,就抱住了金飯碗。” 這座藏在綠意里的小城,正用生態的魔法,把日子過得比槐花蜜還甜,這正是“兩山論”在黃土高原上的生動實踐。
編輯:楊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